美文网首页铁家军读书会
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 心得2

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 心得2

作者: 铁家军贝贝 | 来源:发表于2016-05-13 22:01 被阅读144次

时间:5月8日~5月11日

内容:全本

地点:寝室

书名:《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 》(第二版)

作者:约翰·费斯克

译者:许静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另一点给我非常有启发的就是符号与传播代码之间的关系,传播代码其实就是一种语言,而传播代码又由词汇域与句法结构组成,词汇域即符号集汇,类似于单词表,而句法结构类似于语法,而这两个元素最终的交汇点都是文化,词汇域与所处的文化密切相关,而句法结构也是,换一种文化可能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词汇域或句法结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越发的觉得,符号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内部成员的协商以及其与主导文化或意识形态之间的约定。

接下来就是偏差性解嗎的提出,偏差性解嗎即

由于经验不同而产生的解读差异

编码者没有认识到具有不同文化或亚文化经验的人对讯息的解读不同

而产生的一种对编码者原意的误解,代码与常规构成了任何文化体验中的共同核心。这在本书之后也与意识形态一起提到。

接下来就是罗兰巴特的理论核心:意指化的两个序列的提出,罗兰巴特认为意指化的两个序列包含明示义与隐含义以及迷思和象征,费斯克以照片为例,明示义就是照片本身,隐含义就是解码者从照片中看到的内容,迷思是一连串的定势,与意识形态相连,而对亚文化的研究,其着眼点就在迷思中,可以说亚文化是反迷思的,而接下来费斯克的一点非常让我受用

电视的纪实性节目试图更多反映主导性迷思而非反迷思

电影则反之,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日剧《深夜食堂》与动画片能够引起特殊的人群关注的原因,这也是我最近正在研究的两类对象,读完这里感觉忽然茅塞顿开。

此后对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研究也非常简明易懂,符号学研究方法就是属于结构主义,其认为

只能通过文化的概念和语言结构来认识世界

研究者的工作就是揭示不同文化用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概念性结构。

而经验主义则认为

研究者的工作就是去发现世界中已然存在的意义和结构

此后提到了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理论与美国西部片以及意识形态等内容,这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中都接触过,在此不做赘述。

总之,约翰费斯克的这本书对于影像分析还是非常受用的,给了我非常多新的切入点,也是让我第一次系统地解除了符号学以及明晰了整个传播学的体系,书也非常薄,值得一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 心得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jm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