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最近写的一篇小文的评论,引发出几个思考。为什么写作?写作为了什么?于我而言很有必要花费些时间思考和反省一下。
其一、不求关注,也不想刷存在感。传递一份正能量,传播文化,愿有缘的人,能够看到并受益。这是初衷发心,也是目的。
其二、以文会友,茫茫人海中,总能遇到懂得或领会心意和心声的人。这对作者和读者都是一种相遇的美好和幸运。
其三、在文字中相遇,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及共情。同频共振、能量叠加,远隔万水千山,心与心相知,灵魂与灵魂相遇。
其四、输入和输出。接收到外界信息,认知思考,消化吸收,成为新的带有个人气息的信息再输出。
其五、写作是个人思想、思维及情感酝酿和发酵的载体和管道。
其六、在写作过程中,体会和感受人间百态。生命需要思考,生活需要品味。写作是一个让时空慢下来、停下来的过程。是走的太快时,需要灵魂跟上来的休憩中转站。
其七、没有目的的写作,不为名,不为利,自娱自乐,因为无欲无求,所以,可以在自我创造的另一个世界里,任意驰骋和天马行空。
其八、没有任何现实回报的无偿付出,写作者在用最为宝贵的生命时间拿来分享形而上的思想和精神,许多文化传播者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在践行。这种写作本身,就会因为它的存在而美好。
其九、写作有形或无形中都是一种传播和传递。因此,内容本身远大于形式。若内容和形式能够兼顾,自然最好。不求写作本身的专业与否,内容才是核心。
其十、写作目的不同,所以,不要用功利的思想和眼光来衡量不同的写作。不为得奖,不为刊登发表,不为稿费,比起那些拿着稿费迎合流俗通俗的写,前者的写还有什么可说呢?如果一定要说,那这种说背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哪个更为纯净纯粹呢?
其十一、八万四千法门对应不同的根器和机缘的人,写作亦如是。每个读者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作者,作者也在寻觅自己的读者。没必要强求,一个作者能适应所有的读者。诺贝尔获奖作者也达不到这个要求。
其十二、未经允许,自作多情,好为人师,公开指手画脚或婉转提建议者,除了显得不够智慧外,只会显出一种狭隘,不论出于真心还是假意。智者只会从中汲取营养,而不是从中去发现对方的不足之处。有一种情况例外,除非是在当评委或编辑时,这时的建议就是在帮助作者,完成传播而具有非常必要的建设性意义。
其十三、通过作品交流或互动,这种能量的回流和叠加一定是正向积极向上的,而不是消耗、占用和拉低。否则有何意义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换句话说,任何事物都存在不完美,接纳好的同时,也要有一颗包容不那么完美的心。
其十四、不论文学、艺术,不论电影,电视还是书籍,最高境界都是通过润物细无声,达到传递真善美。要达到这个境界,首先要做到引起情感的共鸣,触动人心后才会有感化和教化的作用和意义。若以此为方向和原则,就不会有所偏颇。
其十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其十六、写作是作者的内在自我探索和疗愈。
原本是想记录当下的感慨,未曾想,通过一篇文,引发出如上的思考。一文引发十五条思考,于我,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世事皆是一环扣一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刻,又有了新的思路,待时机成熟,另起一篇再叙。
留此存照。此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