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上兴趣班,个人一直坚持的是,孩子感兴趣再去学,不盲目跟风,也不硬逼着孩子去学。
每个家长在带孩子去上兴趣班时,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的小盘算。
比如带胆小的孩子去学习才艺,因为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好练练胆子。
让自己的孩子去学舞蹈或者演奏乐器,因为这样可以有一个优美的外形,也能增加一项才能。
或者不为什么目的,只因为大家都在学,不学似乎就成落后分子了。
对于为什么要学,每个人学的理由很多,也没什么对错之分,自己和孩子能接受就好。
但是心中依然有个小疑惑,上兴趣班,学各种才艺,难道只是因为兴趣吗?
单纯兴趣而言,除了才艺部分,还有很多的呀。
有些孩子可能不喜欢各种才艺,而是喜欢其他的,比如观察星空,比如盖房子,比如养花,比如照顾小动物。
这些也是兴趣的一种,那如果只是因为兴趣才学才艺,那兴趣不在才艺上的孩子,是否就不用去学才艺了?
当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很巧的是,前几天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孩子美学教育的内容。
稍稍解开了我心中,为什么要学艺术的的疑团。
人身上以欲望、愿望、追求的形式储藏着大量的能量,部分能量由于现实原则没有得到满足被排挤到无意识中。
现在这些剩余能量有三条出路。
一是它加入到与行为自觉形式的斗争中,战胜这些形式并向现实原则报复,这样就会患病或者患精神神经症。
二是斗争的结果也可能是平局,或者说得正确一些,是斗争根本就没有结束,人继续保持行为的正常形式,生活在他和环境之间以及内心中的经常而长期的冲突之中。
三是能量虽然被赶入了潜意识状态,被现实所排挤,但它又会再一次为了现实而重新释放出来,朝着对社会有益的、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第三条出路,也叫升华。升华是用社会的有益形式来完成梦与疾病以个人的和缺陷的形式所完成的事情。
而艺术的作用就在于此。让多余的能量,以艺术创造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人进行美学教育就是让他建立一个经常性的正常行为渠道,这一渠道可以把内部的潜意识压力分流到正常的需要上去。
这就是让我找到答案的那段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这本书来看,联系书中前后部分来看,会更清楚些。
书名叫《教育心理学》,维果茨基全集中的第六卷。
说明一下:
书中的艺术创造不是单指我上面说的才艺,书中所指的艺术创造,范围很广,写诗作画、欣赏音乐、舞蹈、文学创作、欣赏文艺作品、各类发明创作等等一切创造性事件。
开篇单指才艺,只是一个写文章中的切入点。
此外书中说的美学教育,也不单出指艺术创造。再引用一句原文:
艺术不仅在建立想象力方面改造了现实,而且在对事物、实体、状况的实际加工方面也在改造现实。住房、衣服、说话、阅读、学校的节目,走路的姿态——所有这些都同样可以成为审美加工的最佳材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