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作者: 向晚_390a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23:36 被阅读0次

读完鲁迅的《示众》,就觉得在鲁迅的众多作品中,《示众》独具一格,没有复杂的情节,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简简单单的截取一段画面,将这个画面完整而精确的展示出来。

《示众》中画面充满镜头感,开篇一个长镜头一镜到底,给出“首善之区”的大环境,蒙太奇手法,将多个镜头组合拼接。“默默前奔的车夫”“卖包子的胖孩子”“白背心老头”等,多个镜头的组合使得画面更加充实,增加表现力,也给画面增加了层次感。

短短的一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十多个,能使这些人物被读者记住,全仰仗鲁迅精微的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特点,“白背心”,看客中的“秃头老头子”,“红鼻子胖大汉”,“抱着孩子的老妈子”,“挟洋伞的长子”,“像一条死鲈鱼”的“瘦子”,“猫脸的人”,“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椭圆脸”等。读者只凭这些人物特有的行为举止就能把握这些不知姓名的人的特点。这种特写镜头,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集体,而不是飘在纸上。

小说中简单的一段,刻画却并不简单,“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子,一张嘴,尖下巴。”抓住人物的动作,表现出这群看客都想要一睹为快的心理。

除了以上的细节,语言也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心理。孩子的叫喊声,"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研究白背心的秃头老头子在显示学问,"嗡,都,哼,八,而,……"工人似的粗人低声下气的问,“他,犯了什么事啦?……”看热闹也看的小心翼翼,都是看客,都是寻热闹,有的小心翼翼,有的装模作样。

鲁迅笔下的每一个人形象鲜明,通过简单却直接的描写将人物立体化,可以说是十分精细。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要不断学习的。

相关文章

  •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读完鲁迅的《示众》,就觉得在鲁迅的众多作品中,《示众》独具一格,没有复杂的情节,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简简单单的...

  •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示众》作为鲁迅作品中“看与被看”风格显著的一部来说,要研究其中的展示艺术,我认为应该参照鲁迅创作生涯的一重要出发...

  •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一、镜头展示 1、“长镜头” 开篇 小说开头从“首善之区”西城一条马路上以一个极低的视角开始,镜头缓缓上摇到“火焰...

  •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1.对人物群像的塑造艺术:蒙太奇手法 文中虽然出现了很多人物,鲁迅却没有对某个人物着墨过多,每个人物都用差不多的字...

  •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1.多镜头转换展示。在《示众》中,鲁迅以一个独特的客观的视角来展示这个人群,用平铺的方式解剖群体心理。通过镜...

  •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整体看完鲁迅的《示众》,与其说这是一篇小说,我更觉得它像一部生活情景剧,作者并没有赋予自己的情感是非,完全把思考...

  • 《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示众》作为一篇讽刺性的文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些看客的丑态,以及阴暗的心理,生动的为读者传达了那个时期人们麻木不...

  • 《示众》的展示艺术

    1.人物的具象化描写。这篇小说中没有一个特定的主人公,鲁迅先生描写的是一个群体。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群像描写,这些人物...

  • 展示艺术在《示众》中的体现

    《示众》不似一般的短篇小说,没有作者的议论与抒情,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也只是寥寥几笔。与其说这是小说,倒不如说这...

  • 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示众》是小说集《彷徨》中一篇极具特色的短篇小说,小说之所以称为“示众”从小说情节来看似乎是因为小说主要核心是讲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tj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