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徐志摩篇】 第二期 | 和林徽因的再别康桥

【徐志摩篇】 第二期 | 和林徽因的再别康桥

作者: 瓷然 | 来源:发表于2021-11-22 23:22 被阅读0次

    我个人太喜欢林徽因了,所以本篇文章的主观部分,望大家理解、勿杠。

    话不多说,还是先介绍本期当事人背景。

    林徽因是浙江人,出生于1904年;徐志摩也是浙江人,生于1897年,两人相差7岁。

    林徽因祖父在满清朝廷做过官,父亲和叔父是很有名气的社会活动家。身处书香门第的林徽因,从小就开始接受文化启蒙。十多岁时写的诗,就被大家传诵了。后来跟随父亲,去欧洲等地游学,不管是在学识还是见识方面,都是高人一等的。

    徐志摩家是从商的 ,其父亲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他们一起走过康桥,谈论繁星,欣赏彩虹,还有听着徐志摩诉说爱情的诗歌。

    心动过、感受过浪漫情感的林徽因很快冷静下来,她和徐志摩说:“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徐志摩妻子)之间作出抉择。”

    徐志摩在这段感情里不能自拔,不惜逼妻子打胎,离婚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徐父得知后,一气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供粮,且将银行业务及财产交由张幼仪主管。

    随后,林徽因随父亲归国。回国后,她细想,虽然徐志摩和张幼仪婚姻的破裂,不是自己的主张,却是因自己而起,如果选择了徐志摩,光是吐沫星子就能淹死自己。更何况,徐志摩对于婚姻妻儿的不负责任,是林徽因最忌讳的事情。

    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与梁思成订婚了。

    1924年,泰戈尔的访华,徐志摩承担起泰戈尔的随身翻译工作,林徽因则负责安排泰戈尔的演讲日程地点等一系列事宜。这使得两人左右相伴,整日寸步不离。

    连日的频繁接触,除了让徐志摩又感受到了爱情的光临,也让世人的目光重新聚集到这段无比般配的才子佳人身上,于是,那段美丽的康桥往事,再次开始到处流传。

    据说这些风言风语传到梁思成母亲耳朵里,这个准婆婆坚决不同意梁、林婚事。直到1928年,梁思成母亲去世,梁思成与林徽因才跨入了婚姻的殿堂。

    各自有家庭,但是在康桥的那份感情没有散去,不然徐志摩也不会不顾一切飞去听林徽因演讲...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听林徽因的演讲,从南京飞往北京,途中不幸遇难。 22日,梁思成赶往济南公祭徐志摩。在返回北平之前,梁思成悄悄捡起了“济南”号飞机残骸的一块小木板,放进自己提包里,这是林徽因再三叮嘱的。公祭之后,林徽因把那片飞机的残骸,悬挂在卧室中央的墙壁上,直到病逝。

    关于两人的关系,大家多数知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却很少有人知道林徽因的《那一晚》,我们用这首和徐志摩有关的诗做个结尾吧。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的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志摩篇】 第二期 | 和林徽因的再别康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ui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