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们翻看简书的热门列表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列表类文章在热门里面占的比例,高达70%。当然这个可能是样本基数过小,所以大家也不用太跟我计较这个数据问题,不过有一个现象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的时代,患了学习焦虑症。
当我们在广泛谈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的时候,其实对于读书,我们整个社会的状态已经是略带偏执了。
由于学习焦虑,我们越来越怕自己读的书不够多会被社会抛弃,于是,我们搜罗各种书单,一本本把大咖们推荐的书屯起来——所以书单、影单这类文章也颇受欢迎。
我们读着,下班后两小时的时间决定你会过什么样的人生,分享到朋友圈之后,我们忿忿然,下班后抓紧读书。
遇到读不下去的书怎么办?不行,我要努力,我要看完它。
遇到实在不喜欢的觉得无意义的书怎么办?不对,这一定是我的问题,这是罗胖推荐的书,一定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遇到过这样子的读书困境,那么,这样的读书,意义就是,缓解自己的焦虑,让自己不那么恐惧罢了。
-2-
然而,这样的方式,就是治标不治本。等你的下一波焦虑轰轰烈烈而来,或者当你发现,你读了一百本书,工作能力并没有提升,扯犊子技能也没有长进的时候,你又开始怀疑,读书的意义了。
我并不是想说,有太强的目的性去读书不好,每个人都自己的价值选择,只是不同,不分好坏。
只是,当你抱着功利心与目的性去读书的时候,你必须要有方法性,讲深度地去读书。
在这个语境下,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成长。
为什么是读书而不是其他?也很简单,因为低成本。
花两天时间啃一本管理学著作,你就是在和顶尖管理学大师交流。
你没有机会和彼得德鲁克撸串喝酒,但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是在和他交流。当然你的问题他不能直接回馈你,拜托你只花了30块钱诶,已经超值了好吗。
为什么比起看电视看视频,大家更推崇读书呢?
文字的东西会更加强化我们的主动性。如果你在看视频的过程中,主动性可以有同样的程度的话,我并不认为读书就一定强过看电视。
以上是说知识类/技能类/干货类作品。
-3-
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读书与看电影、看电视、旅游、和朋友聊天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更倾向于认为,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多维度和层次的体验。上面说的这些行为,也都是如此。
同样的,在这一语境下,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读书同时是成本最低的体验方式,性价比是最高的。
对于文学类/艺术类,读一本经典文学作品,你就是在一个自己未曾到达过的地方体验了一遍不同的生活,是一种美感的体验。
我们不仅需要思维和逻辑,我们还需要美和感觉。
读书,是带给我们美感体验的一种方式。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他带给我们的美感体验不同。如果你更热爱电影音乐,本质上也并无差别,都是体验。
前面我的提到主动性。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是需要全心的倾注,才能体验到美感的。与电视、广播、视频不同,文字不会自动在你眼前播放,它需要你的主动性,主动性思考,主动性交流。
不是说其他的形式缺乏主动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文字阅读需要的主动性是更强的。这样得到的体验是更加个性化的。
这是客观事实,不是观点。
-4-
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啊,读书就是一种偷时间的方式。
你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体验了别人一生的经历,获得了别人一生的思考,即使你只收获了1%,那也是超级划算的啊!
在我的人生观里,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体验得越彻底越深刻,生命的意义就越厚重。
读书,是实现体验的一种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