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我读理科的妹妹就要高考了。
学校规定不能玩手机,所以每当我在朋友圈刷到她发的那些图文并茂的心灵鸡汤,我便知道:她放假了。
她还时常在那些鸡汤里加一些暗示,要么就是担心自己考不上,要么就是明确要复读。我有些无奈,除了在下面评论一句“别想太多”,也说不出更多好听的让人一解千愁的话语。
每次与她通话前,我都会稍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因为面对一个情绪时刻处于绷紧状态的大物,我生怕自己某句不中听的话语会成为骆驼背上最后的一根稻草,对妹妹的备考状态产生压倒性的不良影响。
我还会叩问我自己:我接下来所说的每一句话,是否包含有来自内心深处的自私。我是不是也怕我妹考不上好大学,不能在谈论的时候傲娇地把我妹考上好大学这件事举高高;我是不是也怕爸妈又要掏一次钱给她读高三,然后眼巴巴看着自己的生活费一次又一次被压缩。
我问自己,我所做所说的一切,向外有一个冠冕堂皇的迫切希望我妹能有好大学好前程的理由,而指向内心,是不是还是因为自己太自私,怕她考不好,连累我。
自我不靠谱儿反省一番,再来看看妹妹的备考状况。
我想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三那会儿夜晚睡不着白天学不好的理由,要数一扯一大把。但是当我妹跟我说她的紧张大多来源于班上一位同学的挖苦毒舌时,我竟无言以对。她开始变得很担心,担心自己真的会像那位同学说的那样,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没有好的前程,然后开始在电话那头“哗哗”地哭。
想起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侥幸考了个全班第一名。成绩表贴出来之后,隔壁隔壁组的一位女生跑过来跟我前座的男生热火朝天地分析讨论战情,将班上前十名的同学评价了一遍也不过瘾,还要将我这个普通班第一名的成绩与优秀班级的最后几名做对比。
我很生气,于是当场回了她一句“能不能不要再说了”,那是软弱胆小的我为数不多的一次奋起怼人。
然而这样的话语显然没有奏效。场面只是安静了好小的一会,很快,她们又重新回忆起前面的话题,继续无所畏惧地聊起来。
毕竟人有言论自由,但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先进或者落后到有控制别人言论自由权的地步。
盖上被窝哭过后,最后要反省的还是自己不够强大而且敏感脆弱的玻璃心。辛辛苦苦努力了三百多天,笃定和自信都已经深深根植在自己的内心,又岂是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否定就可以消磨的。
再说回大多数人高考备考的常态。我发现很多高三学子都有一句被频繁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的肯定句,那就是:我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我当年也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桌子上就常常贴有某某大学的名字,前面再加上一个修饰:我一定要考上。
那么问题又来了,你问问自己,凭什么你就一定要考上那所大学。凭什么隔壁座位那个跟你一样努力甚至比你还要勤奋的人不能考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觉得你是你,你似乎生来就必须具有享受好的教育条件好的发展仕途,而其它人的生活和命运,似乎都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平等的。到最后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拼的都是最初有什么程度的付出和是否有足够放松愉悦的心态。如果这两个大前提没有做好,那么后来凭空产生的盲目乐观和表面自信就变得万分淡薄无力了。
就像看过罗振宇先生说的一段话:现在的年轻人都渴望成功。我觉得,把渴望去掉,把成功去掉,现在去干活吧。
最后还是想说,别人没有照顾好自家的孩子,但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好也好,不好也好,我们永远撑着。就是我最后在电话里跟我妹说的一样:
咱家钱少点,但是会给你最大的物质支持,最后还有无条件无上下限的精神支持。
也许输不起,但是不怕输。
当然,在妹妹考上大学之前,这样的文章还是没有敢给她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