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把《清单人生》看完了。
有没有勇气为自己活用时比较久,连续练习三天,想要在40分钟内,用苹果阅读法看完。但是前两天看得眼睛直打架,越看越焦虑,因为找错了问题。
后来用了费曼阅读法,边看边画人物关系图和每个人的特点,卡住就重新看,脉络渐渐清晰起来。
一开始看着腰封和简介,以为每天用清单很乏味,所以拟订了一个“没有清单,每一天怎么过得有趣又有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偏离主题的。
这本书至始至终,女主人公布里特·玛丽都没有把“每天规划清单”和“用小苏打清洁”这两项技能摒弃掉,而是在做清单时,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从优先服务别人变成了优先考虑自己。
因为侧重点不一样了,玛丽慢慢找到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勇敢踏出追寻梦想的第一步。
这是一本家庭主妇的逆袭记。玛丽原本无私奉献,照顾爸妈,照顾男友,照顾丈夫和他离婚时监护的孩子。家就是她的全世界,她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对外界不敏感,没有好奇心,因为他们开心她就开心,因为老公不喜欢外国餐,她就从不尝试。
后来,63岁的玛丽发现老公出轨了,她伤心地离开了他,去找工作。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适应所有的人和事。玛丽开始吃外国菜、开始喜欢足球、开始讲笑话、开始交朋友、开始鼓励别人、开始主动约会。
从前的她,家人弄脏地板、衣物,她无怨无悔重新打扫。但是在新环境,她开始提出自己的要求,地板拖过了,别人进屋前得先掸干净鞋底的灰尘。
最后,她跟出轨的前夫讲:马斯洛的需求里,第一层是食物和水,第二层是安全,第三层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第四层是自尊,她现在需要的是顶层—自我实现。
她开始提出自己的想法,执意做自己要做的事,反而赢得了前夫的尊重和患得患失。
但是玛丽已经找到了内心真正的自己,不会为了所谓的爱,而去原谅一个出轨伤害她的男人;也不会因为感动,而与一个自己不曾期待的类型确立关系。她开始追梦,自驾去巴黎,展开新生活。
故事到此结束了。
我最喜欢文章一句“到了一定年纪,人生的所有疑惑,几乎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更加年轻的我们,估计也是在探索,自己到底要一个怎样的生活,然后相聚在了这里吧?希望高频回顾,不忘初心,勇猛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