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什么叫做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在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情况下,
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今天是简书日更第26天,知乎也在保持更新和回答问题,公众号今天开始更新,下面是最近在学习的关于新媒体写作的一些方法,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公众号——设计师工作日记,欢迎串门。
01
一、目标明确,方向清晰
首先,开始写一篇文章之前就要明确你的目标,你要做个什么事?
起码你得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这一点很重要,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你才知道你要告知的核心是什么,需要怎么来写,这个关键点需要占多大比重,那个案例又该如何来说等等。
我们说写文章比较怕什么?
怕读者看完你的文章就丢下一句:这TM到底是想说什么!
当然,这还不是最怕的。
最怕的是,你自己看完后,诡异的来了一句:我TM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要是连你自己都没想明白,读的人怎么会明白?下笔之前还是先想好你要传达什么!
所有的论证也好,案例也好,经验也好,数据也好,配图也好,排版也好,目的都应该是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让你想传达的这个信息越来越清晰。
02
二、善列提纲,强化逻辑
刚开始写文章的人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写进去了,东一锤西一棒,感觉就像东拼西凑的,太乱了。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里面提到过,运用金字塔结构来思考和表达。
即最顶层是主要信息,也就是主题论点,往下一层是论证主要信息的3到7个关键信息,每个关键信息下面又有2到7个次要信息,可以无限延伸,越往下越细,论点和论据也越多,整个结构形状如同三角形。
在这个结构中,越往上升,抽象度越高;越往下降,具体性越高。虽然可以延伸出很多很细的层次,但是对于长度一般的文章而言,只需要三层就足够了。
对于新手,不至于跑偏,也不至于收不回来。
03
三、建立人格,形成特色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人这么注重“我”的感受和“我”的需求。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在做出选择时,更多的从人性最初的动因出发。
而其中一个从来都非常重要的关于“我”的动因就是情绪。
现在写文章,大家都强调要有自己的个性,独特的风格,该逗逼就逗逼,该骂就骂,这样更容易触碰到人的内心,而时间一长这种表达方法就会变成一种风格。
不过,在我看来,情绪这东西也未必一定是需要那么冲动,风格的体现也未必一定要用狂放的语言。
价值观的长期输出也会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我就很喜欢吴晓波财经栏目,没有过激的文字,也没有很片面的引导,但是价值观清晰。
我们写文章,可以说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和人说话。不是有这么说的吗?写文章就是找对的人说对的话。
既然是说话,那每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说话方式、表达的价值观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而这,就是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慢慢建立的一个东西——文字人格化。
你要和人说话,都不像一个“人”,怎么说呢,对吧?
每一个写文章的人,他的文章“说话”方式都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背后写文章的人都不一样。
可能你文章的“说话方式”人格化不那么明显,但肯定有你自带的一些东西,而你要做的就是放大它。
当你搞清楚这些了,就可以开始好好“说话”了。
而知道了这些,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坚持下去。
写文章这事,没有什么风格是一两天形成的,也没有什么人格是短时建立的。
这需要一个持续的输出,坚持自己的一个风格和人格,不忘初心,懂得克制。
04
四、说人话,别死作
刚刚有说,写文章就是找对的人说对的话,就像和读者面对面的在沟通交流一样。
而开篇也说了,文章就应该是帮助其他人更轻松更方便的理解我的想法,所以你传达出去的信息应该是你的目标读者容易理解接收的信息。
所以内容不要多么华丽的词藻,不用各种秀文字功底,可能一个词,你脑袋里面有千奇百怪的不同表达方式,你很牛,但是你的读者脑袋里面有吗?
如果没有,那他就理解不了。你可能惊叹于自己的文笔,嗨到爆,但他看文章可能就一个问题:这是什么鬼?
所以我的最后一个建议也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你的文章生涩难懂,直截了当就OK了,文字以通俗为主。
结果本末倒置。
所以,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尽量用日常交谈中的语言来写文章,没必要那么诗情画意,也没必要那么高深。
end
好了,一些纯粹的想法就分享到这。
总的来说,写文章不易,要写咱就好好写吧!
希望大家都能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喜欢写东西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的。
最后,分享江南春的一句话给大家: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
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共勉。
—— 一个工作写文章就是想多赚钱,不务正业的十八线设计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