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思考者
共读一本书——《第3选择》第二章(学习)

共读一本书——《第3选择》第二章(学习)

作者: 盛言夏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22:31 被阅读0次

    学习一本书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这本书的内容再交给别人。

    大家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学到的东西比学生学到的要更多。

    所以找一个人——同事、朋友、家人——把你所学到的都传授给他。

    看起来短短的12道复习题,花了我整整一天时间。做完这几道题之后,深刻的觉得课本之所以称之为课本,是因为它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提前给你标出来了……

    (全文手打,如有错别字,请见谅)


    1、解释协同原理。协同具有怎样的力量?为什么协同对你的个人成长和职业成长都至关重要?                        

    我的理解:协同的原理是人们将自身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产生出远高于个人成就的结果。协同不是1加1等于2,而是等于10或100甚至1000。协同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人决定放弃成见、迎接挑战的硕果。

    协同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它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协同不进是解决人类冲突的答案,它还是创造新生事物的根本原则。它是生产力飞跃的关键,它是一切创意背后的精神驱动力。

    没有协同,我们的工作会停滞不前。我们不会成长,也不会晋升。市场的竞争和技术的进步更加突出了这一点,如果没有积极的协同心态,我们将会被市场抛弃。没有协同,没有进步,我们就会陷入不断贬值的恶性循环直至我们不得不退出。相反,拥有积极的协同心态,那么我们将永远引导前沿,保持更好的良性循环。

    2、两种选择思维的局限性是什么?它如何妨碍我们解决难题?

    我的理解:“两种选择”思维者只看到竞争,看不到合作,在他们眼中永远是“我们vs他们”。“两种选择”思维者只看到“虚假的困境”,在他们眼中永远是“没得商量”。“两种选择”思维者患有某种程度上的色盲,在他们眼中只有蓝色或黄色,永远看不到中间重叠部分的绿色。“两种选择”思维者往往无视他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而只看到别人的意识形态。他们不尊重不同观点,因此不会尝试去理解别人。

    “两种选择”思维会导致缺乏自我控制、产生认知和情感障碍,容易陷入偏执一端的“两种选择”危险思维中,导致我们无法看到“两种选择”以外的解决方案,从而要么陷入“两难的牛角”,要么成为“中立者”。

    3、阐述第3选择的概念。描述你或其他人的生活中达成真正的第3选择的实例。

    我的理解:第3选择是建立在第1选择“我的方法”和第2选择“你的方法”之上的多种方法的统称,是一种视角更高、更好的解决冲突的方法。

    我自己有一个案例,娃娃刚出生那段时间,媳妇儿经常跟我妈因为冲奶粉的水温问题闹别扭。媳妇儿认为冲奶粉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好,最好在冲奶之前把奶瓶里的水倒在手腕内侧试下温度。但是人跟人之间对温度的感知是有差异的,她就老是觉得妈冲的奶温度太高。两个人因为这事情闹了好几次。后来,我买了一个恒温热水壶……

    这个应该算是第3选择吧?

    4、描述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如何支配我们的行为的,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

    我的理解: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深深根植于某种思维定式中。我们的认知就像一张地图,帮助我们决定要去往何方。我们所看到的地图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得到的结果。如果我们转换认知,行为和结果也会相应改变。我们得到的结果建立在我们的行为基础上,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

    5、人们为何会成为“中间派”?两种选择思维如何导致怀疑和讥笑?

    我的理解:当我们对于“两种选择”思维的极端化感到厌倦,同时相信团队协作,理解对方的观点,但是看不到第3选择的可能性,这时我们会认为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就会信奉妥协,将妥协视为可以实现的最好选择。妥协可能会令人满意,但永远不会令人高兴。

    两种选择思维把我们框在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无法脱离。这个时候,我们不愿意去倾听,对对方抱有防备,并且怀疑对方提出的任何建议都是建立在对方观点的基础上。妥协实际上就是“双输”。双方各让一步,都“承认、牺牲或放弃”某些自身利益。这种类型的人,视“协同”为“妥协”,体会不到真正的协同,因此就会对他人防备、怀疑,并讥笑任何新想法。

    6、阐述第3选择思维模式: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为什么要以这样的顺序排列?

    我的理解:第3选择思维模式第一步是“我看到自己”,意思是具有自我意识——我已经自内心深处认识到我的动机、怀疑与偏见,我已经检验过我自己的设想,我已经准备好与你真诚相对。第二步是接受、关怀、赞赏。它是我对你的一种外向、积极的感觉,因为我视你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态度、行为或信仰的集合体。对我来说,你不是一个东西,你是一个人。第三步是同理心,只有在接受前两种思维模式的前提下才会发生。同理心的意思是体会并真正理解别人是怎样的人。“我找到你”从而充分掌握你的内心、思想和灵魂,而不是以批判你为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新的观念只有在真正相互理解的气氛中才能最自由地呼吸。我们必须做到前三步才能抵达第四步,然后我们就可以为了真正的“双赢”解决方案——一个对我们来说崭新的解决方案——而共同学习和成长。

    当我给予你真正的、积极的关注并对我们的内心与思想有清晰的理解时,当我超越“只有两种选择并且其中之一是错误的”这一思维定式的局限时,当我以“有无穷多种我们从未想到过的有益的、激动人心的、创造性的选择”的思维模式思考时,才能达成“我和你协同”。

    每一种思维模式都是下一阶段思维模式的基础,所以思维模式序列是非常重要的。

    7、什么是“真实身份盗用”?‘

    我的理解:身份盗用一般意义上是被人冒刷了信用卡,但这里的“真实身份盗用”指的是沉浸在别人对你的定义中不能自拔。你对外部事物、文化背景、政治与社会压力过度关注,对自己是谁、自己这一生能做些什么反而漠不关心。原因是人们无法区分个人思想与文化思想之间的区别。

    8、阐述“乌班图”精神。它与成见有何不同?曼德拉的狱警的故事如何教导我们克服协同的障碍?

    我的理解:“乌班图”精神力所谓真正地看到别人,指的是乐于接受只有他才能带来的馈赠:他的天资、智慧、经验、学识以及独特的视角。它不止意味着我要在行为上表现出尊重你,它还意味着我的人性与你紧密相连——如果我做出贬低你人格的行为,我也会贬低我自己。成见是指把他人视为“物”,而非“你”,没有把别人视为个体,而仅仅是归为某一类。曼德拉的狱警的故事,源于曼德拉克服了自己对于那些折磨他、侮辱他的狱警的仇恨。当他听到这些狱警谈论自己的亲戚、朋友的时候,他开始意识到,他们也是种族隔离制度的受害者。他开始把他们也视作“个体”,然后转变的故事就开始了。

    9、阐述关于“发言权杖沟通法”的规则。它怎样引导我们实现协同?

    我的理解:规则是无论是谁,只要他手中持有“发言权杖”,他就拥有说话权。只有持“发言权杖”的人才能发言,其他人必须保持安静。它是通过帮助我们真正的实现倾听和理解,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实现“我找到你”这一步骤的。

    10、尝试用“发言权杖沟通法”与你需要更深入了解的人——朋友、同时或家人——进行沟通。发言权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我的理解:人的原始反应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评价别人刚刚对我们说过的话。这种交流通常无害,但是会激化冲突,令我们更武断并且削弱同理心作用,而发言权杖可以帮助我们从这种思维惯性中解脱出来,去认真聆听对方的谈话和内心情感。

    11、什么是第3选择询问?阐述关于第3选择进程的步骤。

    我的理解:第3选择询问是指提出第3选择的问题:“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双方或者多方共同创造一种比所有人单独能想到的更好的东西。它并不存在,需要所有人共同去创造。

    步骤:①我问你:“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②接下来我问你:“‘更好’是什么样子的?”问话的目的是明确需要做的工作,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成功标准——一个高于我们原有需求的标准。③一旦明确了成功的标准,我们便要开始试验可能满足标准的解决方案。我们建立模型、集思广益、逆向思考,暂时不做任何判断。④群情激奋时,我们便知道协同已经达成。

    12、什么是魔幻剧场?魔幻剧场的规则怎样帮助我们达到协同?

    我的理解:“魔幻剧场”是找到第3选择的最佳环境,那里存在所有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想法是出格的,一切都是完全自由的。人们不再因为提出想法而自负和自满,因为在这个房间里所有的想法都是试探性的。人们可以在前一分钟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转身有提出另一个完全相反的解决方案:没有人担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前后一致。由于魔幻剧场的规则相对更加没有限制,摒弃了批判的、迟钝的、自我防卫的错误思维模式,因此我们更能创意地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读一本书——《第3选择》第二章(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xf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