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和你一起成长简友广场哲思
《父母的语言》|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2)

《父母的语言》|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2)

作者: 夏沐紫苏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23:25 被阅读0次

一个语料丰富的语言环境对于婴儿和儿童大脑的发育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帮助父母构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父母的语言》里,作者提出3T原则:共情关注(Tunein);充分交流(Talkmore);轮流谈话(Taketurns)。还可以加上第四个T:“关掉电子设备”(Turnitoff)

1共情关注(Tune in):共情关注你的孩子在做什么。

《父母的语言》里强调,共情关注是最细微的一项原则,孩子关注什么,父母就要关注什么。即便孩子关注的东西一直在变化,父母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及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

妈妈们理想的阅读方式是:孩子安安静静地坐着,专心地听妈妈读书,其实这样的阅读模式恰恰没有任何的意义。妈妈们必须注意,当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分心时,正好是采取共情关注的最佳时机。

比如,在读绘本时,孩子在摸床单,妈妈就可以停下来说,这个事床单,告诉他是什么颜色的,让他摸一摸等。

一看到这,妈妈心惊。过去地亲子阅读里,妈妈都强调要CC专心致志。比如在讲故事时,CC突然想画画,嘴里喊着笔笔。

妈妈却对他说,我们现在在看书,要专心看阿虎,等看完了书再去画画。

甚至看书时,CC翻书跳页了,指着后面的图画问妈妈,妈妈却又强迫症般的把书翻回去。

2、充分沟通(Talk more):与孩子讨论时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词语。

什么叫描述性词语呢?其实就是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比如,当孩子帮你扫地之后,肯定是特别希望得到你的赞扬。这个时候,推荐的说法是:“我看到你努力的帮助我扫地,跟我一起把房间打扫干净了,我们合作地不错!”

重点在于肯定孩子的努力过程。指出他们已经完成的进度,不管有多少,都会带给孩子坚持不懈的勇气。

关于“大量”的意思,书中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假设人的大脑是一个存钱罐。如果你只满足于往里面塞硬币,即便把它塞满了,你还是付不起大学学费,更别提去医学院了。

同理可得,如果父母只顾往孩子的脑袋里塞入简单的单词,装得再多,它们也无法跟大学水平相提并论。

多跟孩子交流。

交流的目的不是零散的话语,而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他们的使用方式。如果父母让孩子接触到广泛的词汇,长年累月后,孩子的语言水平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以下四个方式能让父母大量增加孩子的词汇输入量。

(1)描述日常活动

比如,一边干活一边描述正在做的事情。

教孩子穿衣服时,这是你的衣服,你的衣服是蓝色的,我们要把拉链拉起来。

我们一起吃饭饭,给他迟胡萝卜时说,这是红红的胡萝卜,吃玉米时,这是黄色的玉米,吃进嘴巴,甜甜的,是不是?

(2)不用代词

称谓对孩子的词汇意识和认知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能去那儿把那个带回来吗?”,即便是成人也会感到迷惑不解。同理,父母和孩子讲代词,孩子既容易感到困惑,也不利于孩子接触更多的词汇。孩子接触到的语料越丰富,他听懂词汇、理解词义的能力就越强,使用时也更加得心应手。

(3)训练“脱离语境的语言”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谈论的都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年岁稍长后,他们就会用语言来描述当下没看见或未曾体验的事物,这样的语言叫作“脱离语境的语言”,是一种非现实的交流。

父母可以使用双方都熟悉的词语进行“脱离语境的语言”训练。比如和孩子聊聊一起做过某事的经历、孩子喜欢的玩具、以前认识的小伙伴等等。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根据自身的词汇水平来理解未知的概念。

(4)“扩句”

扩句就是指语言内容的拓展,是“充分交流”语境下的衍生物。这是以拓展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完整他们的表达,在他们现有的词汇水平上进行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对话。如果你希望孩子能说出有逻辑、结构复杂的句子,他首先必须经常听到这样的语言。

比如孩子想要抱抱,妈妈对孩子朔,你是不是累了想要妈妈抱抱

3.第三个T:轮流谈话

轮流谈话不仅是亲子交流的黄金准则,还是3T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是所有的话语都利于谈话的展开。父母应该多开展开放式问题,而非限定式问题。“这是什么?”“球的颜色是什么?”“牛怎么说?”等询问定义、类别的疑问句,对谈话的轮替以及孩子词汇的积累没有益处。同样的,能用简单的“是”“否”作答的疑问句也存在这个问题。孩子只需要在脑海中搜寻那个熟悉的词语即可,不需要花额外力气。

开放式问题则能够完美地实现“轮流谈话”的目的。家长只需抛出“怎么办”和“为什么”,就足以让孩子在思维的世界里天马行空,独立思考,最终逐渐地学会解决问题。

4.数字时代的T:关掉它(Turn it off)

数字时代,屏幕正在抢占人们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然而电子产品不能替代父母给予的互动和回应。

电子产品,包括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游戏机,都不符合3T原则。它们不能关注孩子,也不能与孩子交流,更不能和孩子轮流谈话。即使电视中有看似益智的互动环节设置,也是固定不变的。美国儿科协会也认为,不能让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或使用科技产品,两岁以后的孩子才能在监管下每天享受一两个小时的屏幕时间。

对于孩子来说,与父母和看护人进行语言上的你来我往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社会互动才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大脑。

相关文章

  • 《父母的语言》|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2)

    一个语料丰富的语言环境对于婴儿和儿童大脑的发育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帮助父母构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父母的语言》...

  • 2019-06-28

    (2)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所以父母要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父母的语言很重要,很多人知道煤矿是资源,...

  • 2020-09-05

    1父母的思想是孩子土壤 2父母的能量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 《父母的语言》——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这是ZerK的第42篇原创 “思想停滞:不可见的东西总是被人们忽...

  • 父母的语言决定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的语言决定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的语言》读后感 你每天和孩子说多少句话?你知道父母的语音对孩子的一生有多...

  • 2022-12-18

    1、所谓起跑线,就是父母给孩子示范如何做人。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2、一个有成就的人,一定是乐于长期...

  • 《父母的语言》|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1)

    CC满一岁的时候,妈妈筹划着要给他报个早教班,外婆和爸爸都很反对,认为早教就是鸡肋,既浪费钱又没有什么用。 可妈妈...

  • 父母的认知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的语言》

    【书名】父母的语言 【标题】父母的认知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字数】648 【正文】听完了樊登老师讲的这本书,背后冒了...

  • 20170817 随性记录026

    教育 1: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在“起跑线”自己先往前迈几步。 2:人类生下...

  •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几点笔记: 1、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在“起跑线”自己先往前迈几步。 2、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语言》|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xf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