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勒温( Lewin,1931)和后来的心理学家米勒( Miller,1944)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如下四类。
(一)双趋冲突
当两种有强烈吸引力但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时,如中国俗话所说的“鱼和熊掌不可
兼得”的情况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这种情况,如果夹带着情结色彩,体验到的压力就越发严重,痛苦就越大。例如,一个男子同时被两个女子看中,这两位女子对男子都有吸引力,现行道德只允许选其中之一,这时,男子便陷入双趋冲突之中,体验到痛苦的压力。
(二)趋避冲突
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这时,便进入了趋避冲突的境界。例如,一个人想结婚,但结婚必然要承担种种责任,并且失去某些自由,所以,一个人在结婚前总有一番心理冲突。有人想进入股市炒股,因为可以获利,但又必須冒很大的风险,所以,进入股市的人经常体验着趋避冲突的压力。
(三)双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时,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例如,处在腹背受敌的情景时。又如,下岗,必然失去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人们遇到这种情景,往往长期不能决策,最后“听天由命”,陷入被动境地。
(四)双重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例如,一个工作机会工资较高,却没有发展前途:另一个工作机会工资不太高,却有发展前途。当一个人面临这种情况时、不论选择哪个工作,都有利有弊。于是就会出现双重趋避冲突,体验到双重趋避冲突的压力。
我想大家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冲突,不知大家面对冲突,会是什么样呢?是去直面冲突或害怕冲突或回避冲突 ?
有的小伙伴在面对冲突时,会去回避,因为毕竟有冲突会让自己不舒服,所以就自己忍着,不去触碰,期实久而久之就会很纠结,或者会压抑自己,反而会让自己处于一种耗能的状态。这种回避经常容易发生与同事和朋友之间。你是否这样呢?
有的小伙伴是,冲突来了,是特别的害怕,会不知所错,也可能处在情境中时,大脑一片空白,甚至身体也会情不自禁发抖,事情过后还会处在内耗 。你有过这样吗?
冲突来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直面,觉察它,当你觉察看见自己是一种什么冲突时,往往冲突会渐渐地远离你。但做这些会需要小伙伴内心有力量,勇敢的跨出来,才能做到。
其实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还是来自于我们自己有时候内心的迷茫,不知到自己要什么,会取舍很难,在相处中的边界不清晰,也会容易发生冲突.
清晰的去认识冲突时非常有必要,也希望读了此文的小伙伴对冲突有所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