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雕塑

作者: 山农_001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12:24 被阅读0次

    刚入岛就赶上“2020第七届南北雕塑联展”在海口举办,在它的牵引下,又一次走近了“艺术”。体验了一把“带着期待去,期待被渐进式满足”的奇妙感觉。

    雕塑作品由广州、陕西、海南和广西三省一市的雕塑院、学会选送,在省博物馆一楼的1号厅展出。时间为11月8日~11月18日,共10天。应该讲,参展范围,展出规模带有一定局限性,多数作品的规格与体量也不是很大,但创作题材,表现手法和材料运用却林林总总;一些在国际国内获大奖的作品也应邀参加了展览,基本上代表了当代雕塑艺术创作的水准。

    雕塑相对于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来讲,应该是较为小众的门类,我也是门外汉,之所以有兴趣,是疫情下各类现场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实在是太少了,难得一遇。“萝卜快了不洗泥”,有就不错了,没得挑剔。懂,肯定是不懂,但是观展中有懂的人;展厅有文字、语音介绍,不妨碍我以观读听问的方式参与,并按照自己认识事物的视角进行感受。

    从一个外行的视角来看,“初春、启航、一带一路和青青草”等现代题材的作品让我印象深刻。

    《初春》  铸铜 《启航》 树脂 《一带一路》  不锈钢 《青青草》  青铜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在艺术家的世界里,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美学思想的碰撞与兼容。显示出了一种活泼自由,多元抒情的情趣美学,以及自由奔放的创作生命和自觉精神。展示着艺术家对当今社会、人文与生命的关怀和礼赞。

    《青青草》等作品的简单概括,表现粗粝的手法与家里钢琴上摆放的铸铜小雕像十分类似。那是以孙增礼老师创作作品为模具制作的一件工艺品。孙先生是我早年认识的雕塑家,天津美院毕业,与夫人式芳都是我们家乡人。我是通过她堂弟式贵认识的,也跟着式贵喊她二姐二姐夫。孙先生和夫人早年进疆,洞悉我们这些少小离家“孩子”的思亲情感,也就默认了许多像我一样冒出来的“亲戚”。式芳常笑着说,我是玉田县人的“二姐”。

    每次除了跟二姐聊聊日常外,多数时间是听孙先生讲早年边疆与雕塑创作上的趣事,或是看他在工作室(书房)研习书法,捏泥制范,刀砍斧剁花岗石。当时先生50多岁,我20岁不到,但他跟我说得来。一次,他随手将一个音乐家王洛宾的半身小塑像送给了我。这一类小型雕塑作品,是他创作时用于初稿、起范、造型、送审和检测材料的手作和试验品,通常不会送人,这让式贵犯嘀咕,说对我比对他亲。当时,我是一个穷学生不知道那些手范的珍贵,去家里主要是混饭吃,拿回来又没有地方摆放,东搁西置的也就放丢了。后来,每想起这件事总感到有一点遗憾,才从工艺品商店买回来一个复制品。这些似乎就像发生在不远的过去。二姐前年见过一次,孙先生多年没有见了,想想真不应该。他今年80多岁了,等天气转暖一定去看望一下。

    联展中,有部分作品创作过程的展示,一个个手范、小品和半成品看上去独具匠心。我想,现在家家户户在房屋装饰、布置中,己经使用了书法、国画、油画和陶瓷等艺术品,如果再将一尊尊小型雕塑作品引进来,是不是有利于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于是,我找到工作人员讨要了几位海南雕塑家和创作室的电话。联想到这些作品,个个是向上、文化、文明和创作的,让我有了向艺术靠近了的温暖。

    观展我们是一家5口人倾巢而出的,从展厅出来就在旁边餐饮店吃饭聊天。阿祥、小厨仿佛兴致尤在,一直谈论对于雕塑作品的感受,以及对当代艺术的认识。我作为一个倾听者心中窃喜这次家庭博物馆日的安排,也想到今后要多倡导、参加这一类的文体活动。午餐很简单,但湘式锅煲汤和聊天却很热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展雕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xv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