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很多好点子,与想法,但也总是不经意间就好人为师,总是想把好的东西,好的方法建议给到他人,但不曾想他们是否真的需要。很多时候都是适得其反。
大多情况都是这样,你有一个好方法,然后你跑去告诉你的朋友或者同事,大部分得到的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你尝试着说得更清楚,对方就会不耐烦,不就知道一个方法嘛,有什么牛逼的。
方法再好你知道到对方是否需要,但是有一点是对的,你跟你的朋友都是差价不多,不是差不多估计也很难玩在一起,所以真正正确的方法或建议他人是需要的,只是有时候他自己不清楚自己真的需要。
这时候得看我们的表达,人不是不喜欢改变, 人是不喜欢被改变。
正确是姿势是,当你有一个好方法时,并能解决某个问题,他人也需要,你不是直接告知对方,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通常你向他人提出问题,大部分人是很乐意帮你(因为好人为师是人的性的弱点),然后你跟他一起探讨,最后你给出你之前的方法。这样不仅你传播给了一个好方法给他,他人也不反感。他人还会觉得你厉害,内心佩服,以后有什么问题或是事情都会愿意跟你探讨。因为你尊敬他,让他有存在感。
但他人拿事情跟你探讨时又该如何呢?
个人觉得是当我不是当事人,不做批判,批判会影响他人对事物的看法变扭曲,只说客观情况,只分析事实,然后举一个类比。
今天中午有个朋友跟我说,最近在看什么项目,说这个项目哪里好,环境,停车场,地段,如何如何,我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想表达的,而是问他,你选择项目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好项目,在这个行当里,哪家最厉害,他还是觉得,哪里都挺好,自己也挺喜欢,觉得未来有很大前景,后来我说了一个有关亚马逊的小案例,当初贝索斯为什么选择书作为产品,因为卖书没有售后服务,有复购率,刚需,而且不用自己印刷,长期公司有成长率。
这样朋友一听,就觉得自己有了思路,他这个行当里。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是不是市场刚需,有没有复购率,等等,就这样不做批判,不帮对方做决定,对方是自己改变自己的,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时对方还在心里感谢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