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遭遇了一次结结实实的知识者的诅咒。
周四晚上,头马俱乐部的特别活动辩论赛,精心准备了一番,做了调研,写了一篇文章。www.jianshu.com/p/58a2fc0edb06
事实上,在自由辩论环节,我们反方(教育为先)四个人也是发挥的相当不错,几个人轮番上阵,各自施展优势,把对方的独苗四辩打的快哑口无言了。其他几个人更是有点接不上话。
终于轮到我总结陈词了,我其实对我的陈述信心满满,在前一天的文章里,写出来的那首诗感觉不错。加上现场闺蜜的故事很扣题,再来个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应该是满满的套路,丰富的呈现。
可未曾想,问题就出在了这首长诗上!结果出来了,我们反方拿到了冠军,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再评选最佳辩手环节的时候,我竟然落后于对方四辩10多张票,最后对方四辩拿到最佳辩手。
看到结果的我,陷入深深的反思当中。甚至一度困惑,我觉得我整场表现可圈可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直到到点评环节开始,几位点评官给我的评价是抒情选手,我有点晕,我一直以为我是靠逻辑取胜的啊。活动结束后,心有不甘的我,于是到处寻求反馈,大概了解了问题所在。其实就是那首诗。辩论本身就是主要在辩逻辑,实际上,在自由辩论环节,我们的你来我往将对手的逻辑已经粉碎。而最后四辩的总结陈词实际上是要把前面的辩论做个概括,然后再升华。这里面体现的是个高度概括和逻辑能力。而我却陷入了我自己的文章当中,迷恋于打油诗的才华,以为这样的诗会让大家情感上更有触动。可是,殊不知,诗太长,把前面的节奏拖没了;诗的内容也没法很好地概括前面的辩论内容;更糟糕的是,由于我念诗,还太长,导致大家把我之前的表现都忘了(心理学的首尾效应);而对于我自己,由于执念在诗上,其实没有对整场内容去做整体的总结和概括,前面自由辩论环节的精彩也被我忽略,没有借势再来个东风。也没有在辩题上做个扣题的陈述。这是我比赛最大的失策。
在搞明白过程的那一刻,突然有种顿悟,这真真的是知识者的诅咒啊。一直以来自己总在告诉别人小心知识者的诅咒,而自己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是自己还一直能站到沟通对象那一边来考虑问题,没想到这次真的来个结结实实的跟头。知识者的诅咒,当你越沉浸在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和欣赏当中,你可能就是在滑向知识者诅咒的深渊。
最近我一直在刻意练习五个小孩中的想象力和意义小孩,因为之前自己的逻辑小孩太强了,把其他小孩都干掉了。最近也有点沾沾自喜,每天写点东西,感觉自己多年丢失的文学才能都渐渐恢复了,没想到今天的滑铁卢事件给我一个大大的警钟,任何时候,不要被自己所拥有的蒙蔽了双眼,其实你拥有的,有可能就是下一刻让你摔跟头的。以前自以为有逻辑小孩就可以行走江湖,后来上了师傅的课,才知道自己只靠一条腿走路好可怜,而最近,发现把其他胳膊和腿接上了,但又把自己原来那条腿丢了。。。五个小孩,要做到平衡运用还真是有难度啊。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全新的体会,全新的感悟。头马就是一个learn by doing的地方。越体验才越有收获。你勇敢去体会的越多,你的收获才会越多。不要害怕丢脸,更不要纠结某一次做的好或者不好,从这一次体验当中知道下次如何更好,这才是参与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期待下次。
【百天写作6/1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