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中,讲到一个词“虚假的接纳”,意为有些父母希望自己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努力接纳孩子的大部分行为,但是这份接纳是虚假的。表面上,他们表示接纳,但内心的真实感受却不是这样。
读到这里,我突然突发奇想,那世界上有没有“虚假的不接纳”呢?
Tokyo我们常常会有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经验——
父母明明很喜欢文学,却禁止孩子选择文科专业;
父母明明很热爱音乐,却不能忍受孩子搞乐队;
父母明明不舍得和孩子分开,却不停地催促孩子在大城市里买房结婚生娃;
父母明明觉得自己的孩子还不错,却仍然不停地在孩子面前夸奖“别人家的小孩”……
这类吊诡的经历往往出现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有时我们甚至觉得他们不可理喻,违背真心讲着连他们自己都不信的感言。
那一刻,在大多数孩子的心里,父母仿佛成了菩萨请来阻挡我们的妖怪——人生路上的第一道劫难。
然而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常常忍不住去想,我们的父母这莫名其妙的、虚假的“不接纳”背后,究竟掩藏着什么?
后来我想到了答案。但在那之前,请先听我讲几个故事。
我曾经在朋友圈里分享过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
我两年级的时候,换了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很喜欢罚学生的小姑娘。
一次她说我字写得难看,罚我回家抄50遍课文。
那天晚上,我爸叫我先睡,他自己在灯下用左手模仿我的字迹帮我抄完了课文。
第二天在送我去上学的路上,爸爸还告诉我,他觉得我的字很好,不用在意老师的看法。如果再有惩罚,他还会帮我。
这个故事不出意外地在朋友圈里引来一片点赞。
当我在读书会上分享这个案例的时候,大家也觉得,我何其幸运,可以有这样一位懂得接纳孩子的父亲。
我也承认,这件事情对我的人生意义重大,几乎可以算是我自信的开端,勇气的源泉。
然而,万事皆有“后来”,“后来”皆有反转。
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为何总喜欢使用这个案例。
——还不是因为在那以后,再无如此温情的其他案例可谈了。
青春期翩然而至的少男少女,若不是狂妄肆意、自负中二,就是伤春悲秋、顾影自怜,任何一种状态都足以刺激父母已然脆弱的神经,让他们头发掉得更多,白得更快。
就连我那位从事教育工作30年、自诩秉持先进教育理念不动摇的父亲,竟也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慢慢地、不可抵挡地陷入了一滩名为“担忧”的泥沼。
我曾经一度以为父亲变了,对我不再信任,不再欣赏了。
那个曾经全然接纳我的爸爸,开始对我看不顺眼——
我看小说,他要我去做数学;
我排节目,他要我去做数学;
我打电话,他要我去做数学;
我写文章,他要我去做数学;
我读英语,他要我去做数学;
就连我做物理习题集,他还是要我去做数学!!
而我,
就是不想做数学……
和大多数在孩子青春期爆发“战争”的家庭一样,P大点的小事愈演愈烈,最终以我无声的眼泪,和父亲精疲力竭的表面胜利结束。
最后,全然不擅长理科、满心文学艺术八卦哲思的我,被迫选择了综合性较强的建筑学作为妥协。
后来在职场上找补似地舔着脸跟甲方聊文学、聊艺术、聊八卦、聊哲思……那当然已是后话了。
你们一定想问,为什么我爸一定要我做数学?他真的那么讨厌文科吗?
正相反,他超爱文学、历史。
但,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家看来,读文科的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还可能因为写了什么不得了的文字而惹来大祸。
而数学很客观,无论天怎么变,1+1始终等于2。很安全。
他是担忧,担忧得要命。
怕我找不到工作,怕我挣不到钱,怕我养活不了自己,怕我闯大祸。
于此同时,在并不遥远的另一个家庭里。
我未来的先生,正在抗争着一个从未谋面的“别人家的小孩”。
他的父亲有位同事,是一个非常喜欢吹嘘自己儿子的男人。
而我未来的公公又为人谨慎、谦逊,别人讲时,他总是听着。但并不是波澜不惊地听着。
虽然他内心深处认同我先生的优秀,可仍觉得还不到值得夸耀的程度。
对方既然已经如此夸耀自己的孩子了,那这孩子一定超完美的吧!
——这是我公公的思路。好像没毛病。
于是我公公越听心里越失衡,越听心里越担忧,越听心里越害怕。
回家就是一顿爆发。
从我先生晚回家开始数落,一直数落到为什么不是第一名;
如果是第一名,就数落为什么不是门门第一名;
如果是门门第一名,就数落为什么不是每次都门门第一名……
这样的数落是令人无言以对的。
听完这段经历,我只能暗自庆幸,公公不是我的亲爹。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就在我先生高三毕业轻松考进复旦的那一年,那位“别人家的小孩”终于在复读一年后,考上了高职。至此再无消息。
多年后在团圆饭桌上聊起此事,公公丝毫不推诿,笑眯眯地承认错误,轻声说道:“我知道儿子优秀,但我当时实在是担忧呀!”
他坦陈,担忧自己一旦表达了满意,我先生就会忘乎所以、骄傲自负。
他坦陈,担忧自己一旦表达了接纳,我先生就会放松警醒、懒散度日。
他坦陈,担忧自己一旦表达了认同,我先生就会不再努力、终致败局。
听完,先生气道,那不是我呀!
他何尝不知道那不是你,但并不妨碍他担忧。
正是这种“担忧”的情绪,一直撺掇着我们的父母不敢表达出他们心里本已有的接纳与认同。他们深怕因为自己多肯定了一句、少批评了一句,就会导致孩子的行差踏错,影响孩子的未来。
这种担忧,让为人父母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孩子的事情上,一边寻求保守安全的方案,一边秉持求全责备的态度,永远在矛盾与不安中煎熬。
他们把肯定与满意、认同与接纳,全部深埋在心里,表面作出威严的样子,360度无死角地挑剔着孩子,表演着“不接纳”的戏码,内心希冀可以通过这样的表现,让孩子自我发现,成长为完美的钢铁战士,从此不会受伤害,不会被辜负,不会被打败。
但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却又无比清醒、无时不刻地提醒着他们:那不可能!
于是,他们更怕了。更威严,更挑剔了,更不愿意表达认同与接纳了。
或许有人会说,那终究是因为父母不信任孩子的缘故。
我以为说这话的人,大约是没当过父母的。
自古“儿行千里母担忧”。
担忧的情绪一直与爱随行,并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递减。
这也是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与父母达成的一项和解。
就在我为自己孩子的各种事务奔忙的时候,我终于理解了我的爸妈——
那时的他们,心里一定也与我此时一般焦灼吧?
然而,当父母的,终究还是忘了一件事。
表达接纳,是让孩子获得认同感,是一种心理上亲密的建立。它可以使孩子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与此同时,表达不接纳,也是一种真实的反应,可以在冲突中获得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但是表达“虚假的不接纳”,无疑是扭曲的。
即便内心再担忧恐惧,这也不过是转嫁自我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并不能达到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又无法达成帮助孩子成长的心愿。
这是“双失”,并非“共赢”。
无论恐惧、害怕、担忧,还是焦虑,都应该是为人父母需要自行消化的情绪,它们生发于对孩子的爱,却与孩子无关。
在不久前的一场讲座上,我孩子的中文老师在讲述幼儿园方案教学成果之前,举了一个例子,她讲:
“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父母双方都非常强势,孩子却温文尔雅,在学校从不和同学起冲突,不争不抢,谦虚礼让。一开始,这对父母有些着急,很担心孩子这样的性格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会吃亏。但在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理解之后,这对父母跟我们老师说:‘我们接受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性格。他不愿意争抢,我们不再强迫他。和我们不一样也很好。’我觉得,这样的家长特别好。”
她说的“那对父母”就是我和我先生。
我想,这应该是我为人父母道路上踏出的坚实的一步。
表达接纳的路上,每个父母面前都横亘着一座叫“担忧”的大山。
已经当上父母的我们,还是要倚靠自己的力量,去翻越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