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178
转换姿态
讨好、责备、超理智、打岔,这四种生存姿态都不是健康平衡的。
为了缓解长时间维持某种生存姿态所带来的痛苦,人们常常会进行转换。
在不同的情境中,也许会采用不同的应对风格。
在很多家暴场景中,有些施暴者在施暴后会痛哭流涕,请求原谅,从责备者转换成讨好者。在下一次,又回到责备姿态,在模式中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在压力下沟通,往往更多地采用某一种姿态。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的蛤蟆先生,一碰到獾,就像面对小时候父亲的严厉批评一样,进入悲伤的儿童自我模式,只能讨好。
如何破解这样的循环或者模式呢?
需要学会如何达到表里一致。
真的很期待萨提亚女士的解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