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经历了三十六天,陈友谅与朱元璋的鄱阳湖之战才有了胜负之分,而陈友谅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注定了的。
陈友谅在鄱阳湖兵败,更让他愤怒的是自己的手下左右金吾将军带着自己的部下投靠了朱元璋。
陈友谅向来是心狠手辣、胸中无仁义,只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倪文俊和徐寿辉的死就足以说明这点。
陈友谅是不会反思自己问题的,他认为自己的手下背叛自己,是自己还不够狠,是朱元璋的错。
于是陈友谅下令只要是抓到朱元璋的人,都一律就地处决,不留活口。
而听闻陈友谅这一命令的朱元璋则用了相反的方式,他下令凡是抓到陈友谅部下的人,一律好好对待,然后放走,这一招真的很好的彰显了自己的深明大义。
两道命令一对比,就可以知道,哪位是得人心的,更容易让部下心甘情愿的冲在前面。
陈友谅的命令一下,手下再听到朱元璋那边下达的命令,一直压抑在心中的不满开始暴露,毕竟每个人都怕死,更可怕的是吃力不讨好,真心为领导效力最后还要被处死,谁也不是傻的,留下继续打仗也会死,还不如逃走,所以陈友谅手下的士兵接连逃了。
眼看追随自己的部下越来越少,自己面对的对手实力越来越强,继续这样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条,于是阴狠的陈友谅也选择了逃走。
但朱元璋又岂会放过他,带着十万大军追上,最后被箭穿穿头颅而惨死。
我们常说以德服人,在陈友谅身上压根看不到所谓的德,而是固执己见,认为只有心狠手辣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殊不知,在自己心狠的时候,就注定了失去众人的心,进而导致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