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和惩罚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用的手段。
一个朋友,董女士(化名)曾与我大谈特谈自己是如何用奖惩的方式教育女儿的。那时她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写作业磨蹭,为此她想到的方法是如果女儿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她就会奖励女儿一块糖;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作业,那么就要罚站20分钟。刚开始这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小姑娘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并且妈妈也兑现了承诺。
朋友看到此法确实有收获,就积极推广,应用到了考试上,每当女儿要考试,她都会承诺只要考双百就会如何如何奖励。真别说,小姑娘也着实争气,一年级到五年级回回考试成绩都不错,双百里面总会找到她的名字。妈妈高兴,也不惜金钱逐年在提高奖品的等级。还记得当时她高兴的告诉我此法确实有用,让我也积极参与。
可是最近几年我发现随着孩子的见识越来越广,刚开始一块糖就可以满足的欲望越来越难以满足。 到了六年级,朋友孩子的成绩就不如先前那么好,写作业回到了先前的磨蹭状态,考试也不是门门都双百了。朋友有些着急,于是对孩子的惩罚不断。孩子惧怕妈妈的权威,不敢抵抗,于是每天飞快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也很优秀。记得朋友曾说过,我女儿玩着学也能考好。
可是到初二时,孩子的成绩徒然下降。原来还在为自己的奖励惩罚方法感到高兴的朋友感到越来越焦虑。她说,现在什么奖励都不能得到回应了,孩子认为这就是家长应该给的;而对于惩罚,孩子反应更是激烈。
有一次,老师发现孩子上课玩手机,于是给朋友打电话要其将手机没收,当朋友这么做之后,孩子当时的反应吓坏了所有人,她跳下车,将车门狠狠的摔上,然后跳起来猛踹车子,并且声称如果不给她手机,她就把车砸了。万般无奈之下,朋友还是把手机给了她。回家后失声痛哭,她怎么也没能想到,原来的乖乖女竟然变成如此白眼狼。
孩子你究竟怎么了?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中的社会交换论大致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即: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该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朋友最初是通过奖励让孩子快快完成作业,孩子得到奖赏很高兴,于是能每天快速完成作业。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当朋友将此行为扩大到考试时,并以升级奖励为诱惑促使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刺激命题得以完成。
价值命题:即某个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虽然孩子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可是她关注的不是学习带给她的快乐,而是每次考试后她能得到什么。此时孩子关注的是奖品的价值而非学习的价值。当奖品价值还在她的认可之内时,考试成绩也会得到保证,但是这成绩是怎么来的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为了高分和奖励她不择手段。后来也确实印证这种推论,孩子在六年级开始就学会了作弊。这个阶段应该符合价值命题。
剥夺-满足命题: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随着孩子的成长,欲望越来越难以满足。有一次孩子提出如果考好了就让妈妈带她去马尔代夫,对于工薪阶层的朋友夫妇来说这着实让他们为难,但是她还是一口应承下来,不过最终因为成绩不好而没去成。也因此,孩子不再奢望奖励,学习更是一塌糊涂。
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收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对他更有价值。
这应该能解释为什么孩子出现砸车的行为。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如果收益与大家平衡,那么互动就得以维持,相反如果两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
那么奖励和惩罚的教育方法可不可取呢?依我个人来看奖励要适度,要适时,不要过于强调奖励与某件事之间的关系。如果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注重过程,物质奖励的结果是显而易见,只能是导致孩子也只看重结果,而这个结果怎么来的不重要。而且这也不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对于他这个人却有无都可。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建立的只是物质关系,而亲情却在慢慢淡化。
当然上述的案例中的孩子之所以能变化那么大,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家长过于控制,孩子与父母不能做到有效沟通等等,但是物化确实没有起到良性作用。作为家长,我们不只是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引导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共同学习的方式促进亲情的发展,与孩子建立爱的连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