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研的成绩也出来了,有人成功就会有人失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个人比较喜欢谋定而后动,计算成功的概率之前先考虑失败,自己至少在心态上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只需要考虑这件事失败的概率以及失败后的后果我们是否能够承担得起。
我之前也参加了两次考研,也都以失败而告终,也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以现在的时光去看,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这一次次的失败后,让我对自己产生了自我怀疑。这世界就是这么现实,从来都是以结果说话的,没有钱和结果,连说话的资格也会被剥夺。哪怕你所说的话再正确,再漂亮,但是你没钱没实力,你就没有和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力。这时候能够做的,就是闭上嘴巴,默默攒钱,先解决自己的经济物质基础,再考虑其他的才有意义。自己的经济物质基础是否雄厚才是决定其他追求的先决条件,先求存再考虑其他,饿不死你才能开口说话。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审丑的时代,谁越丑陋越卑劣,谁才能活得越长久,他人并不在乎你是怎样成功的,他人也只能看到你成功的时刻,而你在成功之前到底经历了什么,没有人在乎,也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去聆听你失败的教训。
丢掉自己想要做圣人圣母的道德包袱和情操,直视自己的七情六欲,认清你自己的份量。这世界大多数人也只是借儒家道德外衣,钻法律的空子,为自己方便行男盗女娼之事。
真理是赤裸的,是无用的,人们追求的也从来不是真理,而是某种强权之下的傲慢。
我希望你考研是自己冷静思考了考研失败后果后才做的决定,当然你也可以以考研为借口为自己不想面对工作压力作为缓冲时间,总之,这些后果需要你自己承担,反正你现在还年轻,也输的起,最坏的结果你都可以接受,还有什么输不起呢?
那些考研上岸的人总是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仿佛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就能考上一样,但绝对是这样的吗?的确,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但是只能做到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的天时和地利,是你我无法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些上岸的人强调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怎么刻苦,只是为了在你的面前找到某种需要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以此来安慰自己,说服自己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他们并不关心你此刻考研失败的心情和痛苦,毕竟他们对于考研这件事没有失败,他们也不是你,他们是幸运的那些少数人。
而失败的次数多了,也的确会产生心理阴影和心魔,会让自己恐惧。而走出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面,非逻辑上的知识认知,而是情感情绪上的认知,而我有幸学习了哲学和精神分析学,从而帮助我淡化这些阴影,至少我知道了恐惧是怎么一回事,对恐惧这件事并没有那么排斥。
我们的很多人生问题是需要被解释的,这是一种人性的本能需求,是为了安置我们的灵魂,而这种解释是否完美,就是另外的需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