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四五:老子孔子之不仁or仁?

道四五:老子孔子之不仁or仁?

作者: 一苇渡洋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22:14 被阅读3次

    道三讲如何用“无为”来“长治久安”。今天,两章,两个不同例子,形象的讲解老子对“道”是什么的理解。

    道四: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道如盅(冲同盅,作虚幻解),但它的作用是没有穷尽。将“道”的特征比做空间来解释。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它源渊无限,好像万物的源泉:它清澈得好像不存在。这句,“横”看,无限博大,“纵”看,无限深远。虽然不可见,但我们能够感觉到“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挫掉锋芒,调解纠纷,收敛光耀,混入尘世。这一章写了“道”的作用。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我不知道是谁开创了这个空间,想象是应该在人类之前。老子再次推测,“道”是宇宙之源,天地之始。

    第四章通过用比喻的手法,说明“道”的两个特征:悠长 源远。然后说了“道”的四个运用,最后推测“道”是宇宙之源。那么,我们重点理解“道”的四个运用:挫锐 解纷 和光 同尘。其实我简单理解为,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就是一个人在团队中,个性不要锋芒毕露,夸夸其谈,要提升自己做事能力。

    再看第五章。这章把“道”比做风箱,用在天地人上不同效果。

    道五: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天地圣人无所偏爱,任凭万物百姓自然生长。由“天道”推到“人道”。这两句挺有名气,大家或多或少听过。孔曰仁,孟曰义,但老子曰不仁,让万物自然生长。在这里,想到了经济学奥地利学派,主张强调通过市场自由发展来进行资源配置,让社会资源得到更高效使用。

    那么,老子为什么说“不仁”,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龠 乎 。天地之间,岂不是个风箱吗?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空虚而不会穷尽,发动起来又生生不息。这两句说“道”之虚无不竭,生生不息。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政令烦苟,不如持守虚静。“守中”,非儒家之中正 中庸 不偏不倚,而是“持守中虚”,按自然发展规律办事,不干预。

    这一章里,我们如何理解“不仁”和“守中”?按老子的文字表面意思,因为“不仁”,所以“守中”,为什么?首先,“天地不仁”,意思是天地是自然存在,它没有理性没有感情,它有自身的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其他所左右,所以“天地不仁”。其次,“圣人不仁”,这里圣人是指统治者,其实老子可能想说,让“圣人”效仿“天地”,别去干涉百姓发展,让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最后,老子说“守中”,就是“圣人”不要采取干预老百姓的态度和措施,就是“多言数穷”。这就是“不仁”和“守中”之间的联系。

    但,问题来了,到底是遵循“不仁”还是听孔子之“仁”?

    你妹,又到站队时候,姑且不去回答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问题。其实“不仁”和“仁”都是一种极端的理想化的状态,是一个抽象的词义。其次,老子说的“不仁”,无所偏爱,对应的“自然规律'”,而孔子之“仁”,“仁”对应的是自我道德修养。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不是一个意思,所以也就不用选择站队。

    总之,我个人对“不仁”的理解为,这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地。人都有私欲这是没错的,如果有错,只是实现“欲”的行为而几。我从这两章汲取的是:做人要低调,要通过“道”感悟事情之规律,然后按规律而作为。

    明天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四五:老子孔子之不仁or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hf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