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又到回顾与计划的时间,却发现过去的一年,前面半年在各种抗疫模式里切换自己的工作模式,后面半年再一次陷入每天都在忙,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窘境里。元旦假期里,拿出之前读过的《深度工作》,重读之后有很多的点,希望记录也希望跟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分享。
为什么我们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
卡尔·纽波特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这种状态的原因,信息的迅速膨胀让知识从稀缺品一举变得过剩。于是,我们会因为任何益处法,而让信息充满我们的生活,因为知识工作无法衡量产出,于是大家以可视的方式去完成很多事情,毕竟看不到影响,这些最小阻力的事让我们每个人充实且毫不费力。
最小阻力原则: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取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指标,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任何益处法: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深度工作很重要
虽然我们都知道“看起来很忙”是个伪命题,可还是有那么多人坚持,殊不知这样不仅消耗我们当下的能量,同时还会消耗关于未来的可能性。当然,也有在这样高度干扰工作下依旧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但绝大多数人想要获得长期的收益,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做一些有长期价值的事,也就是我们标题说的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X专注度
如何让自己拥有高质量工作产出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我们要么就是增加投资在其中的时间,要么就是提升专注度,使得效率更高。在这二者之前,我们需要先做一件事:找到对于个人而言哪些事是重要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朝着错误的方向,效率越高,结果越糟。
找到那些在我们价值观中重要的事,能够避免我们人云亦云,陷入“任何利益”的漩涡,无端侵占掉我们的资源、时间和注意力。采用手艺人方法,只对那些实际有益的事才动用精力。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提升专注力方面,我们需要选定你的深度哲学: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新闻记者哲学。
个人觉得每周内找出大块时间(双峰哲学)来做深度工作,以及每天养成习惯花固定的时间(节奏哲学)来处理有意义且有难度的工作,是比较适合我当下工作和学习状态的。
在确定自己的哲学后,形成惯例和固定程序,习惯化能减少我们做决策需要耗费的精力。
像经商一样执行:关注点放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抓住引领性指标;准备一个醒目的记分板;定期问责。
图安逸:有助于提升洞察力;有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不要不断分心,要在不断专注,有成果的冥想。
找到重要的事——将关注点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抓住引领性指标——保证效果追踪——到自然环境中放松/晚间隔离工作从而让大脑放松,有更充足的能量应对更多的深度工作挑战。
以上,是《深度工作》的读书笔记,重读让我看到很多之前没有看到的点,希望能对你有启发,也很建议你去找来自己读一读,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