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三十六计》之第十计:笑里藏刀

《三十六计》之第十计:笑里藏刀

作者: 518d28594477 | 来源:发表于2021-06-16 21:34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讲了《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

    《孙子.火攻篇》中指出:“非利不动,非得(取胜)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意思是说:战争因利益而起,是利益的争夺。无利可图的军事行动就不要进行,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用兵,没有处在十分危险的时候就不要盲目开战。国君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也不可因为一时的气愤而出战。有时轻举妄动,倒不如隔岸观火更为有利。这里的观火并不是站在旁边一味地看热闹,而是待到时机成熟时,立马改“坐观”为“出击”,一举取得胜利为目的。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三十六计》之第十计:笑里藏刀。

    原文是:“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意思是说:表面上令敌人相信而不产生疑虑,我方在暗地里图谋,但并不采取行动,只是提前做好行动准备,保持现状,不让事态发生变化。在表面做到柔顺和气,实际保持内在的强硬态势。

    “笑里藏刀”的原意是指那种两面三刀,口蜜腹剑之人。把它用在军事上,就是运用政治外交上的伪善手段,欺骗和麻痹敌方,来掩盖我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图片来源网络

    战国时期,秦国为夺取黄河崤山,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公孙鞅军至魏国的吴城,这吴城地势险要,工事坚固,如果要正面进攻是很难拿下。公孙鞅在得知守将为有过交往的公子印后,心生一计。他立马修书给公子印,重叙昔日旧情,表明两人现虽各为其主,但考虑到过去的交情,希望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交好的意愿。会谈那天,公孙鞅表面诚意示好,却在公子印放松警惕的时候,派伏兵从四面包围了过来,将公子印和三百随从全部擒下。公孙鞅则利用被俘的随从,撬开城门,占领了吴城。魏国无奈之下只得割让西河一带,向秦国求和。

    “笑里藏刀”最典型的战例就是:陆逊巧设藏刀计,关羽大意失荆州。

    三国时期,因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公元217年,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一直存心想夺取荆州,只是时机尚未成熟。在关羽发兵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时,担心留有后患,遂派重兵驻守公安、南郡,以保卫荆州。孙权的手下大将吕蒙建议派毫无名气的青年将领陆逊前去驻守。陆逊上任后,并不显山露水。他已制定了假意与关羽和好,暗地里做好开战准备的制敌之策。关羽在收到陆逊的夸耀书信后,更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他放心地从防守荆州的守军中调出大部分人马,专心攻打樊城。陆逊则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风报信,约定双方一起行动,造成两面夹击之势。这时,孙权也派吕蒙为先锋,向荆州出发。吕蒙将所带之精锐部队埋伏在改装成商船的战舰上,日夜兼程,突然袭击,迅速地攻下了南郡。等到关羽得到消息时,孙权已占领了荆州。关羽只得退兵至麦城。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明天,我们将继续来看《三十六计》第二套的敌战计之十一--李代桃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六计》之第十计:笑里藏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kh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