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在中国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龄,“三十而立”嘛,尽管现在真正能够三十而立的人越来越少,但这个年龄数字还是被赋予了很重要的使命感。对很多女人来说,“三十岁要找到男朋友”,“”三十岁要结婚”,“三十岁要生娃”,“三十岁要在职场站稳脚跟”,甚至“三十岁实现财务自由”是很常见的生日决心,《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不就是这样吗?如果三十岁在大上海混不下去,就乖乖回老家结婚生娃。
但其实三十岁又算什么呢?当很多人都认为三十岁是一个很好的新起点时,四五十岁的人会告诉你,人生四十也仍然是需要重新开始的。比如你刚生了二胎甚至三胎,比如你刚被离婚,比如你再婚,比如你要移民,比如你刚换了工作,那种“人生四十,万事安稳”的想法在今天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更多是二三十岁人士的一种想象,当时你想,“我现在这么拼,到了四十岁总可以安稳下来吧。”实不然也。
除非你已经如凋零的花瓣那样完全丧失了生命的主动性,或者完全被生计压垮了希望,否则,无论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你总会有所图谋,有所计划,只要你还有想法,你的生命就永远在路上。欧洲人普遍认为四十之后的女性正在经历人生的第二个黄金期,因为与三十几岁相比,四十岁的女性已经真正走向勇敢和成熟,岁月已经打磨掉了她们不切实际的少女梦,生活也让她们看清了自己的真正需要,事业和资历赋予了她们资本和自信,她们不再顾忌不相干的闲言碎语,也不惮重换跑道,重新开始。
除了自己的选择,还有更多的重新开始是不得已而为之。资料显示,人生的重大变故往往发生在四十之后,有时是亲人离世,有时是自己生病,有时是家庭出现变动。当这些发生时,你可能要消沉一段时间,但你终归需要重新站起来,把自己手中残缺不全的纸牌出完。要不呢?人生的无奈之处在于你根本无法让上帝给你重新换一副牌,如同《活着》中的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他除了适应着活下去又能怎样呢。
与其他年龄相比,四十岁的女人虽然机会不如二三十岁多,但仍然还有丰富的可能,毕竟年轻和精力不再是唯一有效的竞争力,经过岁月考验的人脉、品质和头脑会让你更具有乘风破浪的能力。毕竟,与此后更晚的五六十岁相比,四十岁人身上更具有变革的动力和体力,她们的创造力还可以出现一个新的高峰。
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我们的人生早就失去了农耕时代的稳定和单一,一个人从生到老,时刻充满着变数和不确定性。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焕发出更多的生机和可能性,如果想不辜负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恐怕还是要永远做好重新上路的准备,无论你是三十、四十还是更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