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淡

作者: 春不如你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15:40 被阅读53次

       李国文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淡之美》,文章开篇就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文章先从淡妆的女孩、早春的西湖说起,加上以淡见长的中国水墨画与浓重的西方油画、酽黑的咖啡与清淡的龙井的对比,进而延伸到为人处世的浓与淡。如此浓的笔墨描述淡,无外乎李先生结尾那句对淡的推崇“人处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近日看白岩松先生的书《白说》,白岩松先生对淡的理解与李先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我现在爱喝的都是淡的东西,白开水、绿茶。过去愿意喝肉汤,现在愿意喝好的青菜炖了很久之后的汤。小时候觉得这个没味,现在才知道真叫鲜,淡中得味。这是岁月给的。”

       白岩松先生这段文字前还写了一段:“我观察我的儿子,他不太爱喝白开水,也不太喝茶,爱喝各种饮料,甜的,刺激的。因为人生淡,年轻的时候味道少,他需要用更强烈的味道,去给自己一种触碰。”

       我与白岩松先生的儿子都是90后,他儿子经历过的青春期,平淡期我也经历过,因此我对白岩松先生的这段文字颇有共鸣。或许是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接触到了种类繁多的饮料,而不爱喝淡淡的白开水,纯净水。

       白岩松先生认为,年轻的时候味道少,人生淡,需要用更强烈的味道,去给自己一种触碰。

       确实如此,年幼的孩提时代,不懂万事,不知何为浓淡。年少时代,懵懂无知,那肯定是淡。到了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三观,这时的年轻时代拉开了序幕。年轻时代,就要浓,就应该有味道,而不是平平淡淡。既然年轻是资本,有“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冲动,“就算失望不能绝望”的乐观,“我要从南走到北”的执着又何妨?浓字贯穿的年轻时代,会给人生充满各种美好辛酸的回忆!

       我惜日月催花老, 光去如箭青春少。90后也快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我们的心态也在逐渐发生变淡。年轻时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用管的韶光一去不复返,变成了什么都要管,除了要读书的疑惑年纪;曾经的不羁的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天天在为买房、车贷、奶粉钱思前想后;当初的酷爱摇滚的叛逆青年,也成为《老男孩》、民谣的听众。这时候,我们才开始相信前人言,平平淡淡才是真,轰轰烈烈不如平静。

       白岩松先生在他文章后面的读后感里提到两行字“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人生的浓与淡,与喝茶的浓与淡又何尝不相似呢?开水冲开了茶叶,茶味从淡变浓,多冲泡几次后,再浓的茶也慢慢变淡。

        何时该浓,何时该淡,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相关文章

  • 浓·淡

    李国文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淡之美》,文章开篇就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文章先从淡妆的女孩、早春的西湖说...

  • 浓、淡

    经常在茶席间听到问:你觉得浓、淡合适么? 一个人喝茶时当然是依自己的习惯来冲泡的,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

  • 浓、淡

    炫目的灯光 在酒精的催化下燃烧 一瓶啤酒的量 接着还有,多少放飞自我 独孤的灵魂啊 呕吐在了厕所 倒在全是杂碎的血...

  • 节日随想

    生活的味道有浓有淡,节日时味道浓,平时就比较淡,有酒时比较浓,没酒就比较淡。味道浓觉得有意思,味道淡对身体好。究竟...

  • 浓与淡

    你,从春天的原野 走来,凝眸处 温煦的微笑 恰如春阳初开 我冷僵的身体在颤栗中 溶解 浓浓的春愁啊 我的最爱 经年...

  • 浓与淡

    沏茶,茶由浓渐渐变淡。 水墨,墨由浓渐渐变淡。 朋友,朋友由生疏到熟悉再到淡淡的忘记。 我喜欢看茶杯里的茶经过沸腾...

  • 浓转淡

    仙宫孤舞,清清冷冷淡淡然然,何似围炉闲话谈!而今人间无生气,倒叫婵娟称了奇。聊此今生多忘事,隔却罢就故人情。叹人...

  • 浓转淡

    虎 狼之年饮食浓郁厚重,牛羊肉总是填不满脾胃的贪欲,大有一口吃掉整个草原之势。如今不玩那个了,改喝茶了,可又矫情,...

  • 品茶

    人生如茶,有淡也有浓 淡有淡的清爽,浓有浓的厚韵 清淡分明,厚重有理 活的自然,莫要稀里糊涂 人生茶道,富有内在 ...

  • 中国画学习笔记(三)

    五色六彩: 1、五色:干、黑、浓、淡、湿。 2、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3、浓、淡、干、湿、枯、涩。 墨分...

网友评论

  • 智者大成:我现在对好多事情都看得很淡,这真是跟自己阅历,经历等不来啊!农夫山泉,淡淡的甜!我现在基本上只喝白开水和自然水

本文标题:浓·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nw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