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你问我,对于北京,是有什么执念么?我想了想,我的回答是我努力的想路过我经过的每一个城市的北京路,这个回答看起来很似是而非而且答非所问。也许你会继续追问,路过别的城市的北京路和北京的执念有关系么?可能没有吧。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直接的回答,逻辑严密如数学证明题也会有一种你费了很大的劲去用定理证明,证明完之后的结论是“无解”。而且WHO CARES,又不会有人划出这一段让我去解释这段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中心思想。
北京这个城市贯穿了我的生活很久,从还没开始上学起,周围有宣发大学红榜时,别人说你以后要要向哥哥姐姐学习,那个时候的标准答案就是我要去北京大学上学。现在想想,那个时候那骄傲的神情就好像自己已经金榜题名。等到了上学的年纪,就知道,哦原来北京大学和北京的大学有那么大的差异,依然对自己保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就退而求其次吧,那就去北京的大学吧,在进一步面对了现实之后,看看北京的大学的难度系数之后,觉得大学也挺好哈,祖国那么大,把北京让给更需要的同学吧。到了快高考的时候,嗯,能有学上就是成功,大字甚至都是多余,地理位置什么的更是浮云,哪里革命不是革命,都是社会主义下蓝蓝的天空,我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毕竟连《新华字典》里都告诉我们: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北京渐行渐远,在漫长而又短暂的学生生涯中的书本里,在我摇头晃脑背诵理解全文中心思想中,关于北京的故事伴随着我一点点成长。
在课本里对北京的介绍也像极了人生,慢慢的长大变老,从最开始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白云飘,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开始,北京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小朋友,挥舞着双手,拉着外地的小朋友快乐的歌唱,他热烈的欢迎这全国小朋友来这里做客游玩。
一点点的小朋友长成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少年,他会忙不迭的的带你去看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玉泉的夜月,去听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去数槐树叶底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然后一脸得意的表情告诉你,嘿,这些个好东西你们南方可见不着吧。
慢慢的他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喜欢独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的中年人,他喜欢在淡淡的月光下,在曲折幽僻的小路上背着手踱步,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似乎什么也都可以不想,就这样静静的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最后,他变成了一个老者,在地坛的废园子里思考宿命的味道,找不到出路,在园子里或坐或躺,看书或者想事,终于在废弃的地坛里他看淡了生死,“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015年之前,我与北京并没有任何交集,我只是想默默的走过我旅途每一个城市的北京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