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投资
“眼泪收割机”《何以为家》奥斯卡提名,真实还原黎巴嫩难民生活。

“眼泪收割机”《何以为家》奥斯卡提名,真实还原黎巴嫩难民生活。

作者: 花花crazy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18:14 被阅读0次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佳作《何以为家》(音译《迦百农》)亮相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身着中国风服装、以中文宣布影片定档4月29日登陆中国内地各大影院。

这部被媒体称作“眼泪收割机”、席卷全球各大影展的奥斯卡热作、历时5年创作完成、启用全新非专业演员阵容,围绕一位12岁黎巴嫩男孩的艰难成长历程展开,痛揭当地底层社会残酷真相。

《何以为家》的故事从黎巴嫩一个12岁男孩在法庭对父母的控告展开,不知道自己确切年龄的扎因说:“你们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

之后,一个中东社会底层家庭的蝼蚁生活逐渐展现:孩子们如同牲口一样活着,没有身份证件,没有吃的喝的,无法上学,只能卖苦力,女孩子被发现来例假之后立刻被卖给别人做妻子......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呈现了最真实的黎巴嫩社会,宛如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没有给这个人间地狱加上任何滤镜,当天《暴雪将至》导演董越看完电影之后直接向导演娜丁·拉巴基提问:这部电影怎么过审的?

导演说,这部电影能够上映,确实与政府做了很多沟通,一方面影片在戛纳等电影节获奖,是黎巴嫩的荣誉;另一方面电影揭露了很多社会现实,政府并不希望让海外看到。但是她坚持说,电影是改变的开始,只有通过电影将现实呈现出来,才能通过获得关注而得到更多改进。最终,影片得以与更多人见面。

《何以为家》从筹备到最终完成,花费长达五年时间,其中前三年一直在做实地考察,导演娜丁去到贫民窟、监狱、法庭等多个场所,采访了很多孩子,她问他们:你觉得活着开心吗?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告诉她:我不想活着,我想去死,我的父母为什么要生下我,如果没有人爱我,没有人负责我的生活,我为什么要活着。

正是这样残酷的事实,激发了她创作这部电影的故事,她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年龄,父母也不知道,这些孩子用尖利的言语讲话,比如“生活就是屎”。于是她想用男孩儿赞恩的故事传达这样的信息:如果你不爱孩子,就不配让他出现在你的生命中。

赞恩不止是控告自己的父母,更是控告残酷的世界。

事实上,表演相当惊艳的小男孩儿赞恩,本人就是一个叙利亚难民,选角导演是在街上发现他。那时候他没有上学,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赞恩很快接受了这个角色,导演说“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想通过这个角色传达自己的故事,呈现给更多人”。

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好电影在残酷揭露社会现象的同时也能让社会思考让社会进步,这就是电影最大的魅力。如果你想做那个有情怀的人,那么我们的缘分就在这里展开

更多详情,关注公众师兄带你看电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眼泪收割机”《何以为家》奥斯卡提名,真实还原黎巴嫩难民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pc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