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朋友说,今年打算认真学学英语,坚持1年下来,肯定出国旅行不用导游。前3天,倒也能读读背背,之后就没了行动。
张三说他要健身,受够了他媳妇的笑话,总摸着肚子说,乖,几个月了。刚下了决心要努力减肥。一周,倒也记得跑跑,这不,今天下雨了,刚好,不用动了。之后,又没了动静。
Flag容易立,坚持却很难。
为什么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那么容易?能坚持下去的人却寥寥无几?
前段时间,学习了系统动力学。我就从这个维度来解读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要跳出画面看画。系统动力学,把系统拆解成要素和结构。事情只是要素之一,另外要素之间的关系比要素本身更有影响力。
比如说,在健身这个系统中,还有很多其他要素,比如说:健身的明确目标,如减肥20斤;立flag公开,外界的反馈;明确的健身计划,做过方案预设(符合SMART原则);滞后效应,如前30天可能没有任何明显效果(体重);对困难预估不足,比如说外界条件不允许带来的压力,如下雨等等。
我想,张三在决定健身的时候,可能没有深入想过以下内容:
1:人性本性是懒惰的,能不消耗则不消耗。
2:目标不够明确,就不能在大脑中进行一次创作。没有一次创作,生活自然不会有二次实现。
3:外部场景可能发生变化,不能支持单一的“跑步”健身行为,这个时候如何保持行为习惯?
4:如何设置健身运动量的底线?
5: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工作生活习惯,是否要做响应的调整,并且提供好足够的资源(时间,空间)
6:正反馈力量从哪里来?滞后的那段时间,怎么继续找到动力?有人使用某个APP,可以直观的数据化的反映自己的运动量,和达成后的虚拟即使奖励。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点赞,或者关注,给予坚持的力量。
所以,很多时候,往往不是我们不想改变。而是没有清晰的目标,低估了消耗和系统困难,缺少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或者说,开始的太轻率,太容易。对自己的承诺太轻薄。
今天是我开始写作的第一篇文章。我的目标是,通过每日写日记,每周至少2篇文章。坚持1年,提升独立思考,理性思维的能力,并记录反思生活点滴,日益精进。
我会遇到的挑战是:
没有时间--对策:固定时间
没有空间--对策:找固定空间,书房
没有思路--对策:坐下来写,1个小时内不移动。
品质要求--对策:不是投稿,只是自我的反思,不必介意质量高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