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作者: 孤影落繁华 | 来源:发表于2024-01-31 17:4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放假伊始,我给自己定立一个小目标,每周至少作文三篇,以此锻炼自我,提升写作能力。

可放假至今已过半月,写的文却远不如预期,无论质量还是数量。每每提笔欲挥洒才情,落纸云烟,奈何往往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后依然落得个江郎才尽,不了了之的下场。

间隔时间越长,越难提笔,越不想付诸于笔端。我也无可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静思默想,反省此种现象出现之缘由。除去自身懒怠之弊端,盖有以下二种。

一曰:生活枯燥乏味,日复一日,日日不同却又日日相似,千篇一律,无甚内容可写。

若硬要每日必写,则必然成为了如小学所写的日记,流水账连篇,如此便失去写文之本真,我不愿为之。

何以解忧?唯“行万里路”。行文至此,蓦然想起思政老师课上所言,“人生有两件重要的事,一是到远方走走,二是下基层看看。”到远方走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下基层看看,兴许是鼓励我们将自己融入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因为我们就是其中一份子,更何况我们就身在基层。

走在路上,看晚霞流岚、江海澎湃,看风起云涌、名山大川。自然之美,物象万千,感受自然之生气,获得内心的安宁。走在路上,也要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看流水线上埋首奋战的工人,看地铁上挤满的人群,看高楼大厦亭台楼阁,看灯红酒绿车水马龙。

有了丰富的阅历和经历,有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才能在各种素材与内容的海洋中遨游,文思方可如泉涌。

二曰:文字功底浅薄,纵然心中有丘壑,却往往词不达意,无法精确表述内心情感,流露于笔端的文字总是难浇胸中块垒。

于丹老师言,当心中有所想,不吐不快时,就是中国人诗意的觉醒。可当内心澎湃,却无法宣之于口时,总会生出无奈与挫败感。

何以解忧?唯“读万卷书”。儿时读书,总是苦大仇深,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强迫自己读。而今想要提升自我,便积极主动地阅读。从书中学习新的字词、描写手法、景物描写、人物塑造的方法及情感抒发等内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些读过的书,我们也许并未记忆深刻,但是其文辞、思想将化为朵朵墨花绽放于笔端之下。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未曾想此老生常谈之词竟能如此精当地解决我的疑惑,顿感经典语句意义之所在。那些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不仅是提升文采的至要法宝,更是我们人生历程中宝贵的财富,构成了我们人生的底色。

漫漫长路,携一卷诗书,清风拂袖,足遍山河,听风起雨落,看烟火漫卷,美好摄入眼,藏于心。让诗情流入心田,让诗意流于笔端。此后,愿心中有诗,脚下有远方。

相关文章

  • 旅行的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原句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处我省略两个字 _)那么为什么不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

  • wan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人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人认为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无论是前者亦或是后者,没有人真的能...

  • 今日小文记录

    思考是记忆的灵魂和精髓。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来自董其昌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如果不能行万里路

    曾有人问我:读万卷书好还是行万里路好?我说“我更愿意行万里路,但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先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就是...

  •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为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行万里路才是和客观...

  • 一日一书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4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007第四十一篇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七年级9班四组青州研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星耀小学~五年二班~李佳莹美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qo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