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居然...用了四节半课讲一张卷子!

我居然...用了四节半课讲一张卷子!

作者: 排骨佬阿中 | 来源:发表于2019-11-16 10:41 被阅读0次

    上周考完第二次单元测验,周一考,周三改完,周五发卷,这周才评讲。

    让我自己都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张卷子,我居然评讲了四节半课。因为这份卷子有太多标志性的内容可以拿出来谈了。

    我选了几个部分来谈谈。


    生字词,扣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最能体现在生字词这道题。我给学生日常练习是每次出10个词,一个词10分,一个字5分。在限时的情况下,力求又快又准确。这就很强调学生对生字词细节的注意了。

    这次考试的5个词:均匀、慎重、住址、茂盛、敬佩

    我让学生自己找,找出了13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慎”中间三横;“均”提土旁要提;“茂”下面不要写成“成”等。

    找13个细节用了6分钟左右。

    重点在:词汇、细节。

    选词填空

    上学期教过学生这一类题怎么解。最简单的两种方法:代入法+排除法。如果选项和题目数量一致,那么排除法能保证不会重复选择。而代入法,则是把每个选项都往句子里套,能使得句子通顺,则很有可能是答案。这方法百试不爽。恰好这次题目又能帮学生温习上学期学过的方法。

    选项:A缘故;B因为;C缘分

    ①只身在此山中。套B:只因为我在这座山中(所以不知道庐山的样子)

    ②他无缘无故旷课。

    套A:他没理由就旷课。(通顺)

    套C,:他没缘分旷课。(不通顺)

    这道题大约耗时5分钟。

    重点在:代入法、排除法。

    句子应用-仿写比喻句

    这道题丢分就严重了!班上仅有7个学生写对。

    这道题关键在于命题人提供了一个例子:如果你看到爬山虎那细小的脚,你就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但是学生多数未能发现,要仿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我上学期和学生说,在换部首组新字的类型题,要注意有没有给例子。因为命题人未必写的很清楚是换部首还是换偏旁。很多时候会是“照样子组新字”,这时候例子就很重要了。到底是换部首还是换偏旁。

    此前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帮学生区分什么是部首,什么是偏旁,现在学生基本能弄懂,也基本能找对。在此类题目中,学生遇到的大多是换部首,十道题可能有九道是换部首的。

    然而,换一种类型题,学生就不记得要看例子了。亦或者说根本没有思考命题人给的例子是为了什么。

    因此此题丢分非常严重。但如果学生发现是写比喻句,就会发现这道题其实很简单。

    这道题大约耗时15分钟(含变式练习)。

    重点在:比喻句,重视例子。

    句子应用--缩句

    缩句多数人只能拿到三分中的两分。

    原句是: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我一直和学生强调,缩句就是要缩到最简单。“谁,做什么。”或者“谁,怎么样。”

    至于怎么做,往哪做,做得怎么样,都不需要。

    句子应用从三年级至今,一直是3分一道。缩句这道题正好也符合“踩点给分”的原则。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一个点一分,正好三分。

    因此,我认为,最后的答案应该是:爬山虎爬。

    爬山虎是专有名词,作句子主语,不能改。

    怎么爬,往哪爬,爬的怎么样,都不需要了。

    这道题大约耗时15分钟

    重点在:踩点给分,复习缩句。

    句子应用--仿写拟人句

    和缩句相对应的是扩句。拟人句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不出。

    我让学生给原句缩句。

    原句是: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缩句:蟋蟀弹琴。

    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一个拟人句吗?仿写!

    小鸟唱歌。蝴蝶跳舞。等等等等。

    够吗?不够!

    做加法。

    什么样的小鸟,在哪里,唱什么歌,唱的怎么样?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鸟在树上唱着一首动听的歌。

    这样反向思维来引导,学生易懂很多,能举的例子也很多。

    然后举一反三,自由发挥。

    这道题耗时大约25分钟。

    重点在:扩句、拟人手法。

    课内阅读--找动词

    首先,这道题难度不大,但学生漏题比较多。因为我做了答题卡给学生,在答题卡上,我把划线句子原句印在答题卡,学生漏题,说明学生没有好好审题,连自己漏题都没有发现。

    其次,这道题还需要回答,从动词中的得到的感受。

    有的学生答得不是自己自己的感受,回答盘古想......。

    有的学生不是从动词去作答,回答:感受到盘古无私奉献精神。

    这些都属于审题不清。

    再次,答题不规范。我是第三次和学生强调“答题规范”的问题。

    这道题如何体现答题规范?

    题目问:说一说从这些动词你感受到什么。

    答:我从这些动词感受到..........或我感受到............

    而不能直接回答“勇敢”、“有勇气”。

    这道题耗时大约15分钟。

    重点在:审题、答题规范。

    课内阅读--成语总结

    题目给的三个选项其实恰好是《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的三部分的概括。但是有学生混淆了“开天辟地”和“顶天立地”。

    因此,讲到这道题,顺带让学生复习了一下《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的文章脉络,并在三个选项上写上对应的课文自然段。

    这道题耗时大约5分钟。

    重点在:复习课文内容。

    课内阅读--感悟

    这道题是有两个问的。我和学生说,审题时候尤其要注意问号,见到就把问号圈出来。有几个问号,就有几个问题要回答。这是最基本的审题要求。

    结合上述的答题规范,应该要回答完整。

    ①问:盘古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

    ①答:盘古身上具有......的精神。

    ②问: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②答:我想对盘古说:.............。

    这道题耗时大约10分钟。

    重点在:审题、答题规范。

    课外阅读

    这篇课外阅读,应该算是非常浅显易懂的文章了。然而学生不爱思考、不愿深究,丢分依旧很严重。

    第一题的题目是:文章重点介绍了蜜蜂的几个特点?分别是什么?

    这道题就很有高考文综试题的味道。两个题目要求。

    重点在“几个”和“分别”。

    考生答题第一步,要先回答几个。然后再按序号分点答题。

    这道题4分。数量1分,特点3分。

    但是同样的类型题在高考中,如果只回答数量,没有回答第二个问,哪怕数量对了,也是一分不给。

    如果只回答了第二问,没有回答数量,这一分也拿不到。

    其次,回答蜜蜂的特点,在文章里,其实就是2-4自然段每一段的第一句。这就回到了“中心句”的考点。

    中心句一般出现在哪里?开头或结尾。

    中心句分为哪两种?文章中心句和段落中心句

    位置有什么变化?文章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中心句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按理四年级考生应该能看得出2-4自然段的第一句是段落中心句。在第一句中找到这道题的答案不应该是难题。

    从这道题很明显能看出学生平时的阅读没有质量,泛泛阅读不思考,阅读习惯很不好。

    再有一个,在考试中,踩点给分,特点三分,一般是回答3个点。但是对应分数来踩点是不够的。3分的题,答4个点才是保险安全的。万一前三个点有错误,第四个点可以补上得分。

    这道题也是如此。“聪明”、“勤劳”、“英勇善战”是文章直接可以找到的三个特点。如果能答到另一个隐性的点“团结”,也可以作为补充得分。因为“团结”是需要经过学生思考后才能得出的答案。文段的第四段体现了团结的特点。

    标准答案:介绍了蜜蜂的3个特点。分别是①聪明、②勤劳、③英勇善战、④团结。

    这道题耗时大约25分钟。

    重点在:审题、答题规范、踩点给分、中心句、阅读思考。

    课外阅读第二题

    我一直说,做阅读,有些题目在文中原原本本有答案的,要会“抄”。第二题就是很好的例子。

    题目:为什么说蜜蜂的巢是巧夺天工的?(3分)

    抓关键词:巧夺天工

    原词复现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那么答案也基本锁定在这一段落。3分,至少2-3点,一点1-1.5分。

    第二段中的第三句就是答案。原原本本可以从文段中抄出来,加个序号,满分到手。

    随着年级深入,抄的这一类题会越来越少,感悟则会越来越多。这次连这么直观明显的答案都找不对,往后需要思考和感悟的题目会更难。

    这道题耗时大约10分钟。

    重点在:审题、抓关键词、踩点给分、原词复现。

    作文

    此次作文属于半命题作文。题目要求中有一个细节:假如你有机会和他们中的一位过上一天。意味着如果你选择的人物如果离开了题目中给的三个人物的话,属于离题作文。

    我改卷一直是作文离题,分数对半扣。离题还字数不够,则7-11分。如果未离题,但字数不够,则12-17分之间。

    此次作文不算难写作文。学生未能审清楚题目,是导致丢分的关键。

    这道题耗时大约5分钟。

    重点在:审题。

    这篇分析一共3197个字,不包括开头结尾。

    评讲完试卷后我要求学生做两件事:一个是写这次考试的反思。思考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另一个是收获。通过我的评讲,每道题都有哪些收获。简单地说就是写方法。学生听了我的评讲以后,要怎么做这样的题。

    然而学生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依旧做得一塌糊涂。寥寥几笔,就把所有的收获写完了。只字未提阅读。

    一股气顶住心头写完这篇分析。

    文字 | 不思考的思想者

    佛系扫码,随缘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居然...用了四节半课讲一张卷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ty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