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
尽管母亲非常疼爱她,但面对小英非常想要的一双二十多块的凉鞋时,母亲尝试了还价后,还是拒绝了小英的要求。
从此小英知道有些东西她是不能要的,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妄念后,生活好似变得更轻松了。橱窗里美丽的衣服,尽管它非常美,尽管小英非常的想要,但如果价格很贵,她还是会放下。长大后的小英在脑海里构建了什么叫妄念,什么是可以得到。
付出是可以得到会报,努力学习,于是就得到了好成绩,进而就升上了好大学。小英靠着单纯简单的上学生活,终于在二十二岁迎来了毕业季。年轻是美好的,年轻也是无知的。对着感情这件事,小英也是随波追流的,除了对家庭条件特别好的有畏惧感,其他方面由着一腔热情去相处。接下来的年轻岁月,无疑会给她带来强烈的打击。
母亲以为小英上了大学,就会懂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在生活的撞击里获得胜利。没成想,随着一次有一次的感情失败,小英开始转而内省。那时她接触了一种“有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会过得幸福”的言论,她开始往这方面去修葺,她认为这才是脚踏实地对生活的学习,却不知生活会再次告诉她,一个人的独欢在感情里也是妄念。
在二十八岁的年龄,在陌生的城市里遇上大学的同学小勇,这是一常惊喜,也是异常劫难。陌生的城市,孤寂的打工人,小勇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邀请小英一起看电影。小英毫无悬念的答应了。看电影的地方是在小勇住的很近的地方,小英没有多想就过去了。在小勇的住所里,房间被特意的整理过,厕所也异常的干净。他们简单的吃了午饭就去看了电影,在小英看来这是一次美好的邀约,也是小勇示爱的方式。
多年后,小勇在一次吵架中道出,当年的他并无他意,只是想邀请老同学看场电影而已。心理学上说,特别缺爱的人会有一种恋爱错觉,只要碰到异性就会不自觉的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意思。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爱,特别是没有得到父亲爱的小英无疑也是这样的,在她看来,男人邀请她看电影就是有意思的表现。对于感情上的误会她从来没招人聊过,更是毫无悬念的一直坚信。
当年的小勇,家里条件也很是一般,工作甚至比小英还差。小英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更是坚信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更多。小勇也时不时说到自己会看书,很上进的样子。只因为几句话,也只因为小勇的身材高大挺拔,小英就完全了放了心,以为这是美好的开始。在小英眼里,找一个特别有钱的男朋友是妄念,找一个努力上进外形尚可的男朋友是脚踏实地。
女人一旦恋爱就放弃了大脑的思考,小英也是如此。因为争吵了几句,小英在微信上跟一个异性朋友聊天,小勇就生气的甩了小英一巴掌。小英选择了原谅,以为自己过了原则,但其实他们聊天并没有过分,只是因为时间比较晚而已。女人太过于反思不是一件好事。
回忆是痛苦的,因为一点小事,小勇就会动手,小英没有深入的想过,这也让她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结婚前,两个人的相处已经是破败不堪,小英一直以为是自己问题最大,自己的脾气不好,才会让关系恶劣。殊不知,任何异常恶劣的关系都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为了让自己更好,小英再次选择了学习,她学习心理学,学习瑜伽,学习让自己更充实,但在投机取巧方面,在人际交往方面她还是没有长进。她以为靠着自己的学习,就会迎来生活的转变,她以为自己好了,周围的关系也会好起来,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好跟她足够的好,好到让周围都发生变化,这两者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环境去做自己,一个人也是不可能完全不受他人的影响去表达想法。
曾经她是看《非暴力沟通》,但生活告诉她,生活相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