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社交(在社交中被动)深受人际关系烦恼的我和ni
最近有看到一本书,谈到关于社交关系的本质,那么觉得颇有感触,记下来随时自省
社交的本质是能量争夺战。关键是自己要不拧巴。为人际关系烦恼的人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认可,这一点自己往往认识不到。当我很在乎一个人的态度、在乎别人一句话时,其实是因为我在乎这个人,但我会说我怕别人不喜欢我。我思考的角度依然是我,但我其实关心的是别人,我其实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好感。而如果在这里面很拧巴,就会提前内耗一部分能量。如果不想内耗,那么就要尝试抛开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寄希望于别人给我回报。要不在意别人的想法。
不陷入对方的情绪。遇到对方说话传达负面情绪,原生家庭的问题很多人在这里面容易共情。共情肯定很耗费能量。所以要不糊弄对方,不被对方带走,不把话题转过去。不共情是不是狠心冷血?并不是,共情在这时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是负能量,如果共情,就会让负能量越来越多。
有自己的主体。如果没有自己的主体(坚持的事情、爱好、观点、想法),很容易被别人带着走。很容易耗费自己的能量。其实想通这几件事后,社交就变得像习惯一样,自然而然就去做了。
正面情绪单向输出。总是会有自己说正能量却被人杠的情况。所以输出正能量时,别想着感染带动别人,只管自己开心。若别人尝试用负能量带走你,就只需重复自己的话。最近加班虽然很忙但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就会遇到那种一直说“加班狗”、“打工人”、“被压榨”这种负能量满满的人。这时只管自己输出正面想法,不听负面回应,会在社交中保持精力。
事情对错是非比不上情绪充足。在社交时候会看重事情对错,正义黑白。但是还别在社交中占这个上风,因为社交本质并不是对错之争,而是能量之争。如果计较对错是非,肯定会被别人消耗能量。然而只要用事实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只会被打脸。
离开情绪化的社交网络。总被网络上的焦虑贩卖,消费营销洗脑。摆脱这一点,只需要离开让自己情绪化的社交媒体。一旦他们输出情绪化的文字、音频,就马上保持距离。在互联网的时间,情绪和能量都是别人赚钱的工具,想要在互联网世界中有存在感,就会把自己的精力搭进去。
获得能量需要先释放能量。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是很难做到。遇到一个人首先会犹豫会踟蹰,特别是喜欢的人。因为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行动上跟不上。但要明白想获得喜欢的人的能量。理清这个思路,想要获得别人的能量首先得付出。所以一定要去尝试对喜欢的人释放积极的情绪,表达自己的喜欢。这样不拧巴地活着,人生会打开新的境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