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知道我是一个挺不合群的人。
但是,我自己很享受这种不合群带来的孤独。

记得儿时放牛,其他小伙伴都喜欢成群结队。而我经常会自己一个人找一片僻静的草地,赶着家里的牛出门。牛儿吃草,我从来不会感觉寂寞。
赶到山上,我就采蘑菇;牛儿在溪边,我就在小溪里或游泳或戏水;牛儿若是赶到草坪上,我就躺平在草坪地上看天空中云卷云舒,尤其最爱看红透半边天的火烧云;稻子收割了,稻田里也可以放牛,牛儿吃得欢,我还可以捉蚂蚱......
总之,我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人闲下来了,心也不会闲的,看云卷云舒想古到今,一本《聊斋志异》随身携带,人鬼情未了,既浪漫又美妙。
看着看着,夜幕降临空旷的荒野里传来一声声乌鸦的鸣叫,生怕蓝光一闪,狐仙从墓地里钻出来。感觉后背一阵一阵发凉,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喉头发痒。
惊恐万分赶着肚皮圆滚滚的牛儿一阵小跑,跑离那些高矮起伏的坟场,才感觉稍稍有些暖意。
内心世界丰富的自己,从来就不惧怕孤独。总是喜欢行走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静静地发呆、静静地躺在床上、静静地写字、静静地睡觉.....好像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我只是喧嚣世界里的一个看客,自得其乐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自得其乐的快乐,不需要与人分享。见山乐山,见水戏水,见花闻香、见草玩草、见鸟翱翔、见云奇想....在广阔的天地间我就这样孤独地生长。
多年以后,回想童年的这段经历我依然是无比幸福和满足的。
直到有一天读到杨绛先生的经典语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才发现,哦,我一直是这样活着的人。
我喜欢和自己相处,写字、看书、喝茶,养花种草,其实“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从不刻意地迎逢。有朋友告诉我她信仰佛,佛能带给内心的宁静,极力向我指荐。要带我听高僧讲座、参加法事活动、拜谒名寺,一一被我婉拒。
朋友经常像风一样这一阵那一阵,为信仰乐此不疲地奔走。
然而我在朋友的身上却看不到一个心怀信仰者的笃定,看到的只是在浮华世界里以信仰名义她给自己加持的光环,让人感到的是一种浮躁后面的深深焦虑。
朋友在不停地奔走,奔走在她所谓的修行路上。
我,一直在原地,内心寂静得开出了花,别人看不见。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说过: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孤独如我,从容脱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