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策源地——德国的统一(上)
“统一序幕”的普丹战争
1848年丹麦和普鲁士在两个公国的归属问题上发生冲突,丹普两国在欧洲列强的干扰下签订了伦敦议定书,规定丹麦国王对两公国具有领导特权。丹麦老国王去世后,德意志统一派重提两公国归属问题,认为德意志居民占多数的荷尔斯泰因应该归属德意志。1863年11月13日,年轻的丹麦新国王取消了对两公国的领导特权,而强行并入丹麦。俾斯麦借机向“大德意志派”主导成立的德意志联邦提出派兵占领了荷尔斯泰因公国。
考虑到虽然丹麦陆军较弱,但毕竟是在丹麦本土作战,当时丹麦还手握强大的海军,而且与丹麦交好的英、俄两国有干涉战争的可能性;俾斯麦决定战火严格限制在两公国之内,尽量不波及丹麦本土,并争取速战速决。
普鲁士联合此时德意志另一个重要邦国奥地利共同出兵,为两公国中德意志同胞“讨说法”。两公国的争端,成为俾斯麦检验自己“铁血政策”的良机,其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俄国感激普鲁士支持其镇压波兰、法国兵陷债务违约的墨西哥、英国没有大陆盟国支持孤掌难鸣),伺机迈出了统一德国的第一步——吞并两公国。
普鲁士战争中意外越界占领了科灵,俾斯麦随即利用这一情况采取强硬政策彻底解决两公国的问题,许诺一个公国的领导特权做诱饵说服奥地利全力出击,结果丹麦战败被迫签订《维也纳和约》将两公国让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其中:荷尔斯泰因被划给奥地利领导,这为以后奥普战争埋下了伏笔。因为奥地利得到了一块飞地,荷尔斯泰因的首都交由普鲁士托管,不久后就起了龃龉。奥地利18个月后也为低估普鲁士的力量和野心付出了代价。
平波私语:
可见当时在欧洲民族主义十分盛行,各民族都要求结束分裂格局状态;英国、法国等国家先后建立起了民族统一的独立国家,国家的大一统使得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上的隔阂会极大地减少,有利于保障社会的稳定解放生产力,同时促进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一声声的惊雷喊醒了德意志民族,坚定了他们建立大一统德意志帝国的决心。
欧洲民族主义的盛行也意味着欧洲唯一一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国家——奥匈帝国,与当时的欧洲历史潮流不符,与其他国家格格不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上的稳定和军队的战斗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