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怎样解除童年对自己的封印呢?
A、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可见,童年对很多人而言,不只是一段过往的经历,会对个人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童年时留下的负面的标签,可能会成为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作者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标签,而标签往往代表别人对我们过去的评价,也隐藏着对我们未来的期待。
有很多人很在意负面标签,并努力想要摘掉这些标签,结果标签反而成为自己内心的噩梦。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叶子是尖尖的针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流失。可是如果有一天,仙人掌被移植到热带雨林,周围都是阔叶植物,嘲笑它的叶子扎人太疼了,仙人掌需要为此而自卑,觉得这是自己的缺点吗?
不,它需要先学会感谢自己曾经拥有这种特质,帮助自己好好活了下来,而不是嫌弃和厌弃这一点。
这里提到的仙人掌的尖刺,或许就是我们身上的标签,这个标签在过去某时某刻帮助我们活了下来,如果没有这个标签,可能人生会更加艰难。
虽然,时过境迁后,我们可能不再需要这个标签了,也不应把这一点视作污点。每个人的标签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
所以,不妨扪心自问,有没有聆听过自己的心声?你有没有看到所谓的“坏标签”背后隐藏了怎样的过往?
现在,就思考这个问题,找一张纸把你最不喜欢的标签写下来,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标签给我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它曾经帮了我什么?让我避免了什么烦恼?
这就是重新解读标签,看到标签带来的生存价值。你需要先发自内心地肯定那份价值之后,再给它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安置。
A2、为什么会被贴标签?
原因是没有满足他人的需求。换句话说,标签既反映出你的行为,又反映出贴标签的人的内在需求。所以,标签其实牵动的是双方的动机和需求。
也就是说,别人给你贴什么标签,通常说明他对你有某种需求,可是又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这种需求,所以才把责任都推到你身上。
这就属于边界清晰的表达:我承担我的需求,表达我的状态和感觉,你可以自己选择做与不做,但我不会因为你不做就给你贴个负面的标签。这种互动,就去掉了控制的味道。
所以,一定要记住一点:当一个人给你贴标签的时候,并不代表你不好,只是代表你的某些行为可能没照顾到他的需求,而他不会好好表达自己的需求。
标签只是来给你报信的通信兵,而不是要撕掉你的自信。摆正它的位置,你就不会陷进内耗里。
你需要学会区分一个关键点:“我”不等于“我的行为”。假如你是一棵大树,而你的行为就是树叶。
当别人给你贴某个标签的时候,只能说明某一片树叶需要补充养分了,但是不代表整个大树都是不好的。
因此,标签只是你人生经验的一部分,是透过别人的眼睛和需求看到的你,但它从来都不代表真实和全部的你。
A3、标签转化三步法。
以下三个步骤能帮你从被标签限制的状态下跳出来。
1、第一步:先找到限制你的那些标签。
把它们分别写在小纸条上,并贴到身上,让它们始终跟着你。无论你在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都感受它们往下拽你的力量或者束缚你的感觉。
2、第二步:寻找这些标签的来源。
这些标签是谁给你贴的?是妈妈、爸爸、老师还是兄弟姐妹?总结一下,谁给你贴的标签多,就说明谁从你这里吸取了更多能量,与这个人的关系极有可能就是你后面需要突破和改善的关系。
3、第三步:思考对方给你贴这些标签的目的。
标签,其实是你通向他人人生的一个桥梁,搞清楚标签背后的意图、目标和需求,你就会发现自己更加成熟和强大了。
每个人都是带着个人的目的在对你讲话,你并不需要永远仰视对方,把那些标签当成圣旨。
你要跳出来看,他为什么要给你贴这些标签,为什么要说那些话。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看,你就能把人生的主动权拿回来,你才是自己世界的主宰者。
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被某些标签束缚自己,也不因为某些标签而轻视自己,如此一来,我们才能解除童年的封印,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S、《松弛感》,作者范俊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