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同学个头有一米七多,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这已经算是高个了。或许是因为个子高,发育早,也或许因为害羞,他总是喜欢弯腰弓背,时间久了就有些驼背。
他,人长的挺帅,浓眉大眼,五官清秀,就特别招女孩子喜欢。课间的时候,我发现总有女孩子围着他讲话,有时候还看到和女生打打闹闹。提醒后,他才有所收敛。
其实初一刚入班时,我还很看好他,让他做了劳动委员。他当时真的是尽心尽责,每天都是最后一个走,等别人扫完地以后他才去倒垃圾。(其他人一放学就没影了,不是去吃饭就是玩了)我当时还在心中惊叹,这是捡到宝了,终于遇到一个肯吃苦,又任劳任怨的劳动委员了。
而且刚开始的第一周,级长就安排我班打扫卫生,他也是主动担责,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男孩子,肯吃苦又有担当,这太难能可贵了。
唯一一个不足的点,就是他有些浮躁。每天早早来到教室,既不读书,也不预习,就是找别人聊天,有时候还和周围的人大声吵闹,导致教室里乱成一锅粥。晚修开始后,他还管不住自己,不是和左边的讲,就是和右边的讲,反正就是嘴闲不住,挺爱讲话。
但是呢,白天上课不见他发言,从开学到现在举手发言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可谓是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说的时候又说个没完没了。上课说话的不良行为也提醒他多次,可是他仅仅只能改好几分钟,几分钟之后就又原形毕露了。
按照内宿生住宿条例,扣分低于七十分的要打电话提醒家长。我让小组长打电话给他爸爸讲了在校的表现。家长当时很生气,又让小杨来接电话,家长恶狠狠地开口询问,小杨不敢吭声,家长在电话那端生气地反问:你哑巴了,你不会说话啊!
电话这段的小杨就像中电了一样,只是不停地掉眼泪,一句话都不敢说。
周末回去,家长又打来电话,说他儿子回家后还是一句话都不说。他都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了。也不知道儿子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事?有没有受到其他人欺负?
被人欺负,家长的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的儿子人高马大,嘴巴又会说,人缘又好,据我观察,被欺负的可能性不大。
我告知家长,孩子不与家长沟通,这与青春期孩子的特性有关系,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如果父母还是老一套,他会不耐烦听,也不愿意听。
而且青春期的孩子更喜欢和同龄人讲,他们觉得同龄人才有共同的话题,家长好像只会教训人,骂人,命令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家长可以适当地改变一下沟通方式。
家长立马反驳,说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很好,以做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孩子以前在学校的情况什么都说,现在却什么也不说了。
并且家长希望,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搬出家长的由头,家长觉得孩子还是比较怕他的。
家长认为怕就是好,怕就是乖。怕究竟有没有用,有用。怕家长说明还能管教,如果连家长都不怕,孩子可能就无法无天了。
但是由此可见,家长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当然我对家长认为他们的亲子关系很和谐表示怀疑。
周一我把小杨同学又找来沟通。我询问他来到教室后表现,是不知道自己该学啥,还是坐不住。他选择了坐不住。
坐不住,静不下来去学习,所以才会左顾右盼地说话,进来跑出去,进来跑出去。
第二我问他小时候和父亲的关系怎么样。是不是什么话都和父亲讲。他说很少讲。一二年级的时候,家长问什么,他答什么,等五六年级就说的少了,现在是完全不想说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想说了呢?家长也想了解啊!
他说就不想鸟家长。他用了一个“鸟”字,把我震惊了。
为什么不愿意理家长?
他说回到家,父亲就开始念经。从这件事扯到那件事,越扯越远,多少年前的事情也扯出来,一点意思也没有。所以他干脆就闭口。
你看家长自认为平等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的眼中并不平等,也不和谐。
我问家长对他怎么样。有没有打过他。
他说有,小时候有打过,大声骂过,甚至也说过不听话就不要他的话。
小杨的父母离异,母亲离开不要他们兄妹,这给他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恐惧,他仅仅能抓住的只有父亲,所以当父亲也拿出这样的话来恐吓他的时候,他更觉得恐惧了。
他自己也感觉对父亲的怕大于尊重,所以当父亲责怪的时候,他脑子就是空的,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能以沉默应对。
母亲的突然离去也算是他心灵上的创伤。对于母亲的离去,他很不解,也很无措。这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我建议他
一、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小目标。他之所以跑来跑去,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奋斗的目标。因为没有方向和目标,所以也导致他不知道该干嘛,就导致他比较浮躁。
二、沟通是消解误会误会的最好方式。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如果有些话不好方面说,还是可以采用纸条的形式与父亲沟通。但不管是口头交流还是纸条交流都属于沟通。
三、要学会信任家长。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都把最亲密的关系给了同伴,与同伴无话不说,无话不谈。对同伴的信任大于家长。与同龄人交好这本没有错。但是也要学会信任家长。有事也要与家长交流,咨询家长的意见。否则盲从同龄人的话,也会导致一些错误事情的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