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与班上某位女生一起吃饭,她说她最近在忙找房子。我问:“怎么突然要换房子?”
她说:“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有时候三个人的友谊就是,两个人嬉笑打闹,剩下的人假装微笑。”
这位女生一直在实习,校内校外两头跑,校内的宿舍床位没退,校外也有与两位本科朋友一起合租房子。
“是和上次一起跳舞的那个女生一起搬走吗?”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经常晚上在学校后街看到她俩,她俩也会抽出时间一同去舞社练舞。因此我潜意识里会认为应该是她俩与另一个女生分开住。
“不是。”
答案让我大吃一惊。
可见,女生之间的友谊真的是不能只见其表。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用烂了的老生常谈的人生经验显然不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在他人眼里亲密无间,说不准其实早就泾渭分明,有时只是需要为两人的关系穿一层糖衣。又或者是在做最后的努力,想着只要不撕破就还是无损的。
然而薄如蝉翼的友谊让双方都如屡薄冰,就像每次穿着洁白的新衣服越是小心翼翼就越容易溅上菜汁。
我一直认为当两个人的情谊需要小心翼翼去维护时,我就知道,感情终究是淡了;当我们在意着对方是否会介意时,我们知道,有恃无恐的已成过往。
最近,这位同学因为搬家事宜缺席了某次聚餐。问她:“不是还有个室友和你一起搬出去吗?”
这次她说:“变成我一个人了。”
我尚不清楚最终变成同学一个人租房子的原因,究竟是关系破裂还是其他一些不可抗因素。但倘若是关系破裂,分道扬镳,一段友谊从三人变成两人,又从两人变成一人,着实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或许即便是关系破裂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发展态势,因为这种情况、这种三人友谊太常见了。

大一入校军训期间,班上有三个女生走得比较近,自发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军训结束后由于她们一个成绩全班第一,一个身材极好,一个颜值较高而被班上同学关注。
大学前半时期她们犹如连体婴儿,去澡堂洗澡都是一起,也经常相约到某个人寝室去看电影。
后来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三人行变成了两人行,其中两人即便与另一人碰面,彼此连照顾都不会打,就像对方是陌生人,是空气。明眼的同学都看得出来她们内部的暗涌。
再后来,还没过多久某位同学私下问我:“诶,怎么最近她俩都没出双入对了?而且彼此还都分别又寻到了伴。”
问我话的这个同学和我其实都是很迟钝,消息极不灵通的人,我俩都能看出来,可见前后的差别有多大。
原本以为两个人的友谊会比三个人的牢固,却没想到三人后的两人友谊有时甚至会更加不堪一击。或许在三个人的友情中确实很难做到平衡与双方的感情,估计到彼此的感受,照顾到彼此的情绪,因而脆弱。
但当身边这种三人友情即便变为两人,最终这两人仍会不欢而散的实例逐年增多时,我也在思考是否“三”这个单数并不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三个人的友谊抓不住,两个人的友谊未必就会牢固。这就有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味。无法制衡好三人的关系,变为两人难免失衡。

当我得知研究生寝室为三人间时,连好朋友们都为我以后的寝室关系捏了把汗,我也不得不在脑中打起自我保护的小算盘。
按照本科时周围同学的经验之谈,我一定要拉拢一位室友,最起码不能让自己落单,一定要在寝室有自己的发言权和相应的魄力。即便身高不到一米六,气场一定要做足一米八。
按照我的理解,说难听点就是小圈子里的拉帮结派。初来乍到,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一方势力,掌握第一时间的人脉。
很不争气,这些都是我最不擅长的,我擅长的是让别人在第一时间内很喜欢我或很讨厌我。我喜欢顺其自然,反感刻意为之,虽然我也有很多刻意为之的时候,却只是瞬间,双商是硬伤,无法做到浑然天成。
于是与两位初次谋面的新室友也是顺其自然地同她们相处,戒掉了因担心被孤立而刻意为之的讨好,放弃了某些亲友相告的增加我方势力去削弱他方势力的策略。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她们让我感悟到三人的友谊成也三人,败也三人。
例如我们都不喜欢也不会在背后说人闲话,我们每人都比较讲究卫生,喜欢的东西都会忍不住分享,平时有什么不满都会直接说出来,哪怕是呛声的方式。
也有很多可能发生在他人身上,他人就会立刻原地炸毛的点。喜欢无事嘲笑彼此,一本正经地嘲笑;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给对方臭脸看;上课两人坐在一起,一人落单;饮食作息不一致,评优评先、奖学金相差悬殊……
但就是没人去多想,去不爽,去黑暗化。或许都是嘴上虽汉子,内心实则温柔的人。好胜心和占有欲都有,但也懂得给自己转弯,给对方台阶下。或许是以往的经历,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成熟,我们心有灵犀般默契地该心大时心大,该入微时入微。

其实,在亲友们眼中我是任性、固执、不好说话的,在第一眼就反感我的人心中我是清高、不好接触的。作为人之常情,两位室友也有着她们的各种缺点和阴暗面。理智地从客观上来看,三人的关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或好或坏、或明或暗的冲突在等着我们。
那又如何,我只知道这是我从小到大所经历的最舒适的三人友谊了,且舒适时间持续最长。这让我觉得如果我们不是三个人,如今的情况未必会这么好。每个人在这段关系中的担当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人情冷暖中的友谊或许会让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但遇到这种大家都没心没肺、心宽体胖的三角组合着实不想再杞人忧天、瞻前顾后了。
或许不够客观理智,还有些许得意忘形、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嫌疑,但性格、心态的变好是不争的事实。
只记当下的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