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战略思维
产品开发方法学习笔记(1)——门径管理法

产品开发方法学习笔记(1)——门径管理法

作者: Leung_ManWah | 来源:发表于2023-04-14 22:16 被阅读0次

一、简介

1.1 门径管理模型

门径管理 流程主要由 阶段(Stage)关口(Gate) 组成,Product Development Institute Inc提供的典型门径管理模型如下:

包含 6个阶段5个关口,阶段说明如下:

  • 发现阶段(Discovery):寻找新的机会和新产品创意。
  • 筛选阶段(Scoping):初步评估市场机会、技术需求以及能力的可获得性。
  • 立项分析阶段(Scoping):建立在筛选阶段之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包括更为深入的技术、市场以及商业可行性分析。
  • 开发阶段(Development):产品设计、原型制造、可制造性设计、制造准备和上市规划。
  • 测试与确认阶段(Testing and Validation):测试产品及其商业化计划的所有方面,以确认所有假设和结论。
  • 上市阶段(Testing and Validation):产品的完整商业化,包括规模制造以及商业化上市。

1.2 阶段

阶段(Stage)是整个开发流程中的一个确定区域,包括:

  • 活动(Activities):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依照项目计划必须完成的工作。
  • 综合分析(Integrated Analysis):通过跨职能部门间的交流,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综合分析所有职能活动的结果。
  • 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s):综合分析结果的呈现,这是团队必须完成并在进入关口时所要提交的内容。

1.3 关口

关口(Gate)是产品开发流程中的一个确定节点。流程进展到此处时,需要做出有关项目未来的关键决策,包括:

  • 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s):关口评审点的输入内容。可交付成果是前一阶段行为的结果,是实现确定的。在每个关口都有一个可交付成果的标准清单。

  • 标准(Criteria):评判项目时所采用的标尺,由此决定项目是否通过以及项目的优先级。这些标准通常被设计为一个包括财务标准和定性标准在内的清单

  • 输出(Outputs):关口评审的结果。关口处必须给出明确的输出内容,包括 决策通过/取消/搁置/重做)及 下一阶段的路径通过审批的项目计划下一关口的日期可交付成果)。

1.4 阶段和关口的组合使用

门径管理中的阶段与一般的流程阶段划分并无二致,但通过关口的设置体现了门径管理的特点,关口设置在阶段之后,对阶段进行审核和决策,从而实现风险控制资源审批科学决策等目的。关口的工作标准设置及管理方法是组织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门径管理中,阶段和关口的划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体现了门径管理的灵活性,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模及业务特征的组织。

二、门径管理的狭义和广义

在对门径管理的使用中,一般会经历从狭义到广义的认识过程,这也体现了使用者对产品开发业务的认识过程。

2.1 狭义的门径管理

狭义的门径管理是一个产品从创意到上市的流程,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阶段划分,设置每一阶段的关口,进行关口控制。

从这一角度来看,门径管理非常类似于一个开发阶段的划分及管理工具,它可以解决组织管理开发过程中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问题

狭义的门径管理让使用者对门径管理产生直观的理解,掌握产品开发的时间逻辑顺序,有效控制产品开发的活动过程,构建端到端的产品开发流程。

2.2 广义的门径管理

广义的门径管理是一套开发知识体系和最佳实践集合,而非仅仅是一个从创意到市场的流程。罗伯特·G.库珀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构建了门径管理这一创新产品开发体系:

  • 产品创新战略:使业务聚焦最佳战略领域,为创意、技术路线和资源配置提供了方向,通过核心竞争优势来进入有吸引力的市场。

  • 产品组合管理和资源:采用动态的管理过程,针对有限的资源,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 产品开发流程:通过阶段(Stage)和关口(Gate)构建端到端的开发流程,使开发活动稳定、重复地开展。

  • 组织、文化和氛围:建立产品型的组织,具有支持创新的高层管理者,培养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

这四个方面其实包含了产品开发业务中战略、市场、投资、流程、组织、文化等各个维度,呈现出了产品开发业务的整体面貌,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体系。显然,广义视角的门径管理才是库珀想要建立的开发体系。

三、门径管理的特点和逻辑

3.1 门径管理的特点

通过阶段和关口的组合运用,为每一阶段设置了评审和决策关口。在关口处进行严格评价和科学决策,能够有效控制开发风险,保证开发的质量。

  • 优点:
  1. 设定工作标准和约束,开发质量得到保障,分阶段设置流程,能较好地控制风险。
  2. 门径管理内容经过不断扩充,已经成为了要素相对完整的开发体系。
  • 缺点:
  1. 对组织和人的关注要少于对业务和流程的关注。如果不强调通过人对流程进行审视,流程可能变得冗长、僵化和官僚化
  2. 关口处如果不结合组合管理,存在产品偏离市场需求的可能。
  • 适用场景:
  1. 产品需求信息相对确定,能够定义出从发现机会到产品上市的全过程。
  2. 投资随开发逐步增加,过程需要较为严格的管理、控制和决策。
  3. 制造业等偏重硬件投资的行业应用相对较多

3.2 门径管理背后的逻辑

  • 产品开发的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门径开发基于产品开发从机会到产品上市这一业务的逻辑顺序,同时考虑了开发活动的时间顺序,将业务逻辑+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进行阶段的划分,符合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特征。

  • 风险控制和资源管理:
    合理的产品开发过程是风险(或不确定性)不断降低、资源投放逐渐增多的过程,控制风险和资源释放是同步进行的。门径管理中关口的设置可以有效控制一减一增的风险和资源,从而实现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确定性这一根本目的

  • 价值最大化:
    门径管理流程模型本身的出发点是把事情做正确,为了同时保证做正确的事,门径管理与组合管理进行了结合,通过战略协同、项目平衡、资源平衡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利用财务分析等价值分析工具,聚焦并力求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四、门径管理的发展

  • 1988年
    来自加拿大的创新管理专家罗伯特·G.库珀对大量的企业创新和产品开发实践进行了研究,参考了大量来自一线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建议,吸收了此前新产品开发流程的优点,提出了门径管理流程

  • 1994年
    库珀提出了第三代门径管理流程,以6F为特征,即灵活性(Flexibility)模糊的(有条件的)入口(Fuzzy entrances)流动性(Fluidity)聚焦(项目优选与组合管理)(Focus)引导(Facilitation)永远保持生命力(不断地再生和改进)(Forever Green)

  • 2016年
    库珀又提出了敏捷门径混合(Agile-Stage-Gate Hybrid)模型。一些开发智能产品的北欧企业运用了这一模式,取得了不俗的绩效。
    在最新的门径管理方法中,通过创新战略驱动敏捷方法增速创新文化氛围熏陶,库珀对门径管理的期望也变成了:A. 短时间内大胆创新,以此来克服态度保守和创新减缓的现状。B. 强调速度,增加门径管理的敏捷性、灵活性、加速性、适应性,以此来克服流程的僵化。

五、使用建议

5.1 阶段性的优化和裁减

门径管理可以根据产品特征的不同、项目复杂度及风险水平的不同来适当地裁剪流程。新产品开发通常采用5~6阶段的过程;高风险项目的开发阶段可以进一步细分,增加阶段数量低风险项目则可以减少阶段数量。对产品或项目进行预先分类,是流程裁减的重要依据。

5.2 识别关口的特征

在比较复杂的业务中,当关口设置较多时,需要对关口的特征进行识别,有些关口是偏重技术和业务的评审有些关口是偏重市场和资源的决策使用者需要针对关口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关口工作模式。在这一点上,IPD流程是通过技术评审和决策评审两种方式来区分的,可以进行参考

5.3 逐步构建体系化的门径管理方法

要想解决新产品开发中更复杂的问题,仅仅通过阶段(Stage)和关口(Gate)模型是不够的。新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因此战略、市场、投资和资源、流程、组织和文化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在引入门径管理的方法时,不妨对这些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分阶段逐步建立符合组织自身特点的产品开发体系,并不断进行迭代和完善


• 由 Leung 写于 2023 年 4 月 15 日

• 参考:产品攻略系列:门径管理
    《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以市场为驱动》
    《产品经理知识体系学习与实践指南》

相关文章

  • 学习笔记1

    学习笔记 1.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确定开发何种产品-市场调查-确定用户需求-推动并组织产品开发-协调运营人员进行推广...

  • NDPD新产品开发流程-门径(21.2.2)

    主要的NDP流程:汉密尔顿的六阶段流程、门径管理流程(阶段-关口流程)、IPD集成产品开发、瀑布模型、精益产品开发...

  • Abstract Factory 抽象工厂模式

    设计原则学习笔记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 作用 管理多个系列的产品之间的关系(非必要) 兼具工厂方法的作用 对于作用1...

  • 产品学习笔记1—所谓产品汪

    前几年做开发的时候,我写过两个开发系列,分别是Android学习笔记和iOS学习笔记,现在,我做产品,记录下我的产...

  • 第三章 新产品流程

    门径管理流程 集成产品开发 IPD 敏捷过程分解 第二章 组合管理 第四章 文化,组织和团队

  • 净空法师:认识佛教(三)

    佛教的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门道,有方法、有门道。宗派再多,方法再多,门径再多,你问他修甚麽?修觉、正...

  • 周记:2019年第39周(9.23—9.29)

    1 工作: 产品线上测试告一段落,开始新功能的开发。 2 学习: 《统计学习方法》chapter8...

  • 【Objective-c】_蓝牙开发

    ios蓝牙开发学习笔记(一)蓝牙概述 ios蓝牙开发学习笔记(二)central角色的实现 ios蓝牙开发学习笔记...

  • NPDP拆书(十三):新产品流程(精益开发)

    精益开发跟门径管理流程不同,门径管理流程是发射炮弹,锁定目标,强调前期论证,适用于传统toB。而精益开发是发射...

  • 产品学习笔记,会持续更新的

    产品学习笔记 1 。 产品经理学习的书籍: 用户体验的要素,启示录,快速转行产品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开发方法学习笔记(1)——门径管理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et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