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王宝强的错误人际思维:自卑的体现

王宝强的错误人际思维:自卑的体现

作者: 半块_月饼 | 来源:发表于2016-08-15 08:38 被阅读392次

如果把王宝强的离婚单纯理解为妻子马蓉的道德品质恶劣、王宝强无辜受伤,的确能发泄情绪。

但这却是对事实的简单思维,王宝强在亲密关系和人际交往上也存在自己的错误,对造成今天的局面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婚内出轨自然是妻子马蓉的错误,但王宝强的幸福是王宝强自己的,他必须有能力赢得自己的幸福,而不能靠别人来为他负责。

单纯的指责妻子马蓉,同情王宝强对王宝强来说无济于事,他需要的是中肯的建议。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关于他和家人相处的资料就是《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一些镜头,虽然证据很少,但已经可以透漏很多信息。

1、对女儿的娇惯

在2015年9月11日的《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王宝强携女儿参加。

其间,女儿命令王宝强“罚站接受惩罚”,原因是“王宝强不可以睡觉,不可以闭眼睛”。

王宝强“愉快的“接受了这一惩罚决定,后来他“打报告惩罚结束”,但被女儿拒绝。

采访中,王宝强坦言自己“很享受被女儿管教的感觉”。

王宝强跟女儿一样经历了长途奔波,他有权利享受一个午睡,女儿“不可以睡觉,不可以闭眼睛”的要求是不正当的,惩罚更是无从谈起。

(但不可以凭此指责女儿。孩子都是在不断试探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其间必然有错误的办法,父母的职责就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进行引导。对孩子抱有“天性善良”的期许是异想天开)

王宝强的“享受”是对女儿的娇惯。

一个人娇惯自己的孩子主要有三种原因:

(1)自己小时候吃了苦,对吃苦有‘恨意’,见不得孩子失望伤心,即舍不得;

(2)对孩子不高兴有怕意,怕孩子因此不喜欢自己,即不敢惹;

(3)认为孩子就该快乐,伤心失望等负面情绪以及家长的拒绝批评规则会伤害孩子,即自由主义观点。

王宝强对女儿的纵容主要来自前两者(他自幼吃苦长大,并凭借吃苦所塑造的坚韧性格取得了今天的成功,会感恩吃苦,不可能持自由主义观点。)

第一点:如果王宝强能够一辈子满足女儿的各种要求,让她一辈子都不用伤心失望,则无需改变,但他无法做到。

例如:

入学之后让同龄人喜欢自己,愿意和自己做朋友的需求;

取得优异成绩或者具有某一方面能力,让自己不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自卑感的需求;

得到爱情的需求;

这些需求,靠金钱无法满足,也是一个父亲无能为力的。

明白“生活中有很多限制,个体的欲望常常不能被满足”,以及具有承受失望、伤心等痛苦的能力,是一个人应对生活应当有的基本素质。

这些能力素质靠思想教育是无法获得的,孩子必须通过经历、累计“失望,被拒绝,被指出错误,乃至生气、痛苦”的生活实践才能学会。

父母都本能的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经历这类事件,但为人父母就是要超越本能。

为人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孩子永远开心快乐”,而要让孩子有机会通过挫折和失败来学习人生,并在孩子困惑时,给予指导和鼓励,防止孩子出现气馁情绪。

第二点:主要是由于成人面对孩子时的不自信。

孩子可能并不能感觉到,很多养育者面对孩子其实是很“弱势”的:养育者害怕不能得到孩子的欢心,害怕孩子厌恶或憎恨自己。

所以,孩子有很大的空间可以伤害养育者,一旦让孩子发现了“伤害父母的武器”,他们会毫不留情使用它们,以期在亲子冲突中取得胜利。

例如:眼泪、发脾气、撒泼,乃至伤害自己、离家出走等等。

很多父母一旦面对这些,就投降服软,孩子满足了自己并不合理的要求,并增长了经验,下次便还会使用这些武器。

靠苦口婆心是无法让孩子回心转意的,只要他还能从中获利。

一般来说,祖父母辈这一点表现比较突出,但部分父母也会有类似的表现。

他们内心对“孩子不喜欢自己”充满恐惧,不敢忤逆孩子,不敢惹孩子不高兴,不认可自己需求的正当性,不把自己和孩子摆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对待。

他们不相信凭借自己的性格可以赢得孩子的尊重,而是通过讨好孩子、耍宝、逗趣等方式,来获得孩子的欢心。

他们认为孩子一时的欢笑就是对自己“忍让”的最大奖励,却让孩子没有机会学习自己的需求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以及如何尊重别人的需求。

为人父母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在孩子认知水平还很低下的时候,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然后孩子才有机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要求(当然这讲究技巧,不能靠强迫)。

2、对妻子的弱势

2015年10月2日,妈妈团空降《爸爸去哪儿》现场。

其间,有一个“摸手猜妻子”游戏,王宝强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后来,妻子马蓉询问王宝强“为什么知道自己没有摸错”,王宝强答称“脸上有你多少个巴掌印”。

这自然是一句玩笑,并不足以证明王宝强确实遭遇了家暴。

但玩笑也能透露信息:为什么要说这样的玩笑?刘烨、胡军、夏克立都不可能说这样的玩笑,为什么王宝强说?

部分已婚男性可能会开玩笑称“自己在家里都是听老婆的”,但不可能称自己“挨了老婆多少个耳光”。

不管是谁,被别人打耳光都是对自尊心的极大伤害,所以,一个男性对自己开这样的玩笑是不符合常理的。

一个丈夫说这样的玩笑,可能有原因:

(1)他在家庭中实际上是施暴者,为了营造某种公众形象,而故意扭曲事实;

(2)他以此发泄自己心中的某些小小不快。

第一种不可能,从妻子马蓉的反应中就可以说明。

如果王宝强在家中确实是强势一方,马蓉的可能反应是:沉默或违心的支持。因为不敢反抗。

但马蓉迅速以“胡说八道”回应,说明她在王宝强面前至少不弱势。

所以,王宝强的动机只能是第二种:他通过这句玩笑,抒发了自己在妻子面前处于弱势地位的内心不快。

随后的午饭环节,进一步证明上述推测。

午饭时,王宝强称呼妻子为“老公”,并感叹“有老公在就是好”。

截图里的两句话都是王宝强说的,而不是妻子马蓉,所以节目组都打了引号。

虽然男女平等,但从社会一般性规范来讲,“老公”是比“老婆”更有力量,更强势的词汇。

王宝强自认“老婆”,把妻子称为“老公”,进一步说明了他自甘在妻子面前保持弱势地位(虽然他心中还是有些不快)。

3、自卑的表现

上述可以看出,在妻子和女儿面前,王宝强都呈现出了一种“放低自己”的姿态,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是一个宽容大度的好丈夫、好父亲呢?

不是。

这是王宝强的错误认知。

宽容是接受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性格,接受每个人都有犯错的可能和权利。

但宽容决不是纵容对方的不正当需求,以及损害自己的正当利益。

王宝强的行为符合一个自卑者的人际交往模式:

在自卑者看来,别人对自己的爱不是出于对自己的欣赏,而是一种施舍和赏赐。

他们不相信可以凭借自己的人格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留恋,如果不能实际给别人带来好处,他们就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还跟自己在一起,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

他们很多辛苦的付出不是出于爱,因为爱从来都不是纵容对方,而是出于对方离开自己的恐惧,是在巴结对方。

他们把别人对自己的一丁点好都视作受之有愧,感到自己“不配得到,无功受禄”,因而感恩戴德,有种“粉身碎骨无以为报”的感觉。

而对别人明显违规的行为,他们也匮乏反击的勇气,一来是感恩心理的作用,二来是不敢“惹别人不高兴”。

自卑者在亲密关系中习惯于将自己放在弱势处境,因为“处于弱势”是他们的一向生活模式,放低自己让他们有安全感。

而与别人平等的相处是他们没有学习过的,甚至是不敢“痴心妄想”的。

他们总是特别的“好说话,能理解别人”,但很多时候是在为别人找借口,也在为自己的退让找借口。

他们错误的把弱势理解为宽容,把巴结理解为付出,把自己的合理需求理解为对别人的苛刻。

他们也会对需求不能被满足而不快,但却不去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对方感恩于自己的“付出”,然后自动学会尊重自己。

王宝强的自卑应当来自他的出身贫寒、不够英俊、不聪明睿智、不幽默,这种自卑感不会因为他功成名就而消失,只有他真正认知和认可自己的价值,才可以摆脱。

除非王宝强将来的再婚对象是一个各方面都明显不如他的女人,只要他还希望找一个优秀的女人做妻子,他就必须克服自卑心理,以一种真正平等的态度去爱一个人,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幸福,也是保护好对方对自己的爱。

靠委屈自己来“付出”不可能让对方感动,只会失去对方的尊重,并为对方恶意伤害自己铺平道路。

最后:

我真诚地希望王宝强能够获得幸福,这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人应得的,但幸福从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依赖于对别人道德品质一厢情愿的幻想。

如果我的分析错误,诚挚的向王宝强道歉。

愿和你在追求理性道路上结伴同行

    半块月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宝强的错误人际思维:自卑的体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ey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