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袁晓萍老师的《认识圆柱》有感:行动起来,挑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味蕾

听袁晓萍老师的《认识圆柱》有感:行动起来,挑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味蕾

作者: 虫zi | 来源:发表于2019-09-21 22:55 被阅读0次

今天,“2019年秋季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精品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在长沙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拉开帷幕。学校分派给每个教研组两套票的名额,我非常幸运,申请到了一套票,能够前往现场观摩学习。下午,袁晓萍老师的《认识圆柱》一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认识圆柱》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最后一个阶段。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起点、难点又是什么?袁老师曾选择了六年级2个班共80名学生,进行书面问卷调查(不要求署名,也不相互讨论)。

题1:判断立体图形哪些是圆柱?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题2:你认为怎样的立体是圆柱?用文字作尽可能准确的描叙。

题3:如果给你一张长方形纸,你能用哪些方法形成一个圆柱?

题4:你觉得圆柱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袁老师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圆柱》之前,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储备、现实经验已极其丰富,如果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经验、课本知识、生活素材、操作素材、教师资源间的有效对话,“圆柱”的教学可以更加简约、深入、有效。

讲座笔记: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能力如何培养?

一、教学起点:儿童经验

(一)读懂学生的需要

(二)读懂学生的差异

(三)读懂学生的错误

二、构建形式:运动变换

(一)动态研究“瞬间图形”——寻找概念定义的最佳临界

(二)动态展示“形成过程”——促进概念意义的主动建构

(三)动态剖析“认识结构”——促进概念网络的扩展丰富

三、学习路径:拓展应用

(一)数形结合

(二)习题应用

(三)创作设计

袁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了:

利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启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发挥素材的暗示功能,启动学生与生活的对话;

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启动学生与操作的对话。

相关文章

  • 听袁晓萍老师的《认识圆柱》有感:行动起来,挑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味蕾

    今天,“2019年秋季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精品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在长沙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拉开帷幕。学校分派给每个...

  • 名师课堂

    袁晓萍 袁晓萍《准确数与近似数》示范课赏析201704 特级教师袁晓萍: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

  • 听课有感

    周三听了周萍老师的《找次品》这节课,周老师以情景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从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 为什么要向学生借智慧(一)

    听过浙江 袁晓萍老师的报告,感觉讲得非常接地气与大家共享 要懂数学还要懂孩子,所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在说起自己纠...

  • 听黄绍裘老师讲解SAT阅读有感

    听黄绍裘老师讲解SAT阅读有感 今天新课堂学习主要分为四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与厉晓栋老师和高杉老师沟通SAT数学宗...

  • 我与儿子“玩”数学

    上周四去学校听六年级的数学课,讲授内容是“圆柱与圆锥”的复习课。老师提问学生,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有关公式。评...

  • 教育周刊:如何学好数学

    最近很多学生问:袁老师,如何学好数学啊?你们黄冈的学生数学普遍都很强,你们老师到底怎么教的啊? ...

  • 教育周刊 || 黄冈名师袁友平谈如何学好数学

    最近很多学生问:袁老师,如何学好数学啊?你们黄冈的学生数学普遍都很强,你们老师到底怎么教的啊? 在此...

  • 跟特级教师同课异构(补)

    ①9.15从袁晓萍老师的设计,再到俞正强教授、斯苗儿专家、郭华教授的点评,你受到了哪些教学启发? 从袁老师介绍的磨...

  • 听深度学习有感

    听深度学习有感 11月20日,在未来教室听了王连勇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这节课,感受颇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袁晓萍老师的《认识圆柱》有感:行动起来,挑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味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fy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