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温暖的人,用加法的方式去爱人,用减法的方式去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用除法的方式去烦恼,会发现全世界都在向你微笑!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旧年腊月二十九,应先生二姐及其家人的特意邀请,去她家吃团年饭,本来是不想去的,但婆婆就是不停地要求我们去,说是为我们好,是为二姐长面子,争光,这理由真是醉了!
结婚以来,屡次从别人口中得知,婆婆自己一次也未曾踏过她二女婿家的家门,一次也没有,可伶二女儿因为自己家庭太过于贫困,小学上了几年,无法交学费就回来帮忙家里喂猪种地养家糊口。
东撤西借,聪明好学的大儿女和小儿子每次考最好的学校,但因钱的问题,大女儿只能选择读一个便宜点的卫校,不到十六岁就参加工作,两年后嫁给在县城里一个亲戚的儿子,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归属,有工作,婆婆家有钱,有一栋三层的楼房,婆婆公公还有正式的工作。
儿子想考大学,中考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县城里的重点高中,因为家里实在太难,拿不出钱来读书,他们找来一群亲戚劝说儿子去上免费的师范中专,儿子同意了,可是学校校长竟然将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卖给了一家有权有钱有地位人家的孩子,暗地里,阴了一把,要么不读回家种地,要么读高中,最后左思右想,只好在已出嫁女儿的资助下,儿子才能上高中。
身为一家之主的公公,是个读了点书的文化人,不过还是个农民,他不爱劳动赚钱,整天吃完饭就出去找人吹吹牛,饿了就回来要吃饭,饭没做好,一家人都得挨骂,他就是这样悠闲过日子的,一家全靠婆婆自己和小女儿操劳,农村分了单干,每个人都有地可分,有田可种,不过需要交公粮,那是个勤劳致富的年代,但婆婆家的人是够的,劳动力却不够,一个有点养尊处优的先生,一个还在读书的儿子,基本上算人头,但是不出力,两个妇女,不管怎么吃苦耐劳,最后农活跟不上,庄家没人家种的好,收入除了交公粮,余下的一年还保不了一年,就连吃饭还是问题。
众人皆苦,还好,日子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好,二儿女不到十八岁也急匆匆地嫁到一家同样贫寒人家的老二,这家人是村子上最穷的,就如婆婆一样是村里最穷的一家,他们有三兄弟,连住的地方也没有,说出个嫁,其实也没办婚宴,男方也没钱,领了结婚证,也没接客,二人直接住娘家过日子了,他们第一年就怀孕,直到孩子要出生的当天上午,听说不能在娘家生,不得不回去生,生完几天后就回娘家了,接着生女儿也是,六个人一住就是几年,婆婆将全部精力投到二女儿一家上,帮忙照顾两个孩子,让二女儿和女婿外出打工赚钱。
她好像忘记了自己还有个儿子,直到二女儿的新楼房落成,两个孩子都十多岁了,生活也好了,也空闲了,才想起在外面漂泊多年还未成家的儿子,都三十岁了,急忙找回来,急匆匆找了个媒人做了一桩喜事,就在娶亲的头一天,女方家还要3万的婚礼,大概2006年,那时农村结婚就要大几万,可是,儿子带回的钱全部没规划的花没了,没钱了,去找人借,所有的亲戚都有钱,尤其是二姐家,借个三五万就是小意思,但是没人开口愿意帮忙,都怕还不起钱,最穷的一家还是这一家,婆婆公公到处求人,都说没钱,公公有个特别有钱的堂弟,只比自己的儿子大一个月,他在父母和五个姐姐的帮助下早就结婚买房了,现在两个孩子都好几岁了,据说准备去省会城市买房子,非常会赚钱,很有钱,公公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堂弟身上,好说歹说求了半天,堂弟终于答应了,不过要公公的儿子写保证书,写借条,还要高额利息,最后,那堂弟说没钱借。
这样一折腾,钱没借到,希望破灭了,女方坚持要礼钱,法则取消婚礼,反正她们不吃亏,这样眼巴巴地看着婚事黄了,花出去的几万块钱也打水漂,儿子天晚上就走了,一走就是好几年,也没人再去管和过问了婚事了,婆婆他们似乎忘记了儿子,也不操心,儿子成不成家好似与她无关,还是一心一意帮二女儿带两个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