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还不是真的“雷锋",故而不敢妄谈"品格"!
第一,怕说不好,怕理解错误,误人思维。
第二,怕说出来的"品格"而玷污品格二字。
事有不巧,今天却与品格遇上了,如果不谈谈对它的理解与想法,这一关,恐怕是不让过的了……!
也罢,即遇之,则随缘见解一二,不妥当之处,还望各位自正视听……
故事一:远些时期,不知何时、何地。只知村里一位漂亮的姑娘,出落得花容月色,素雅清新,磐头的青丝,弯弯的柳叶眉,玲珑剔透的鼻子,一张温润红色的嘴唇,配着一副凹凸有致的修长身材。
这种自然纯朴之美,引来老、少爷们的啧啧赞美、也引来老、少妇女们的嫉妒。
当然,贪恋其美色之人,大有人在。
父母为了能让这么个宝贝女儿,在婚龄到来之时,择个如意女婿,心里才会满意、安心!
上门提媒之人,洛绎不绝,大多是富甲一方的公子哥,。女儿心中能相中的几乎没有,因此女,虽待阁闺中,却饱读诗书,满腹才华。
她不想自己草草嫁人,心中有个一表人才,具有英雄气概的男子才是她的未来。
终于她等到了他的心上人,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声音宏亮的英雄少年。
唯一缺憾的是,少年家贫,每日靠打猎为生,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家里除了一间茅屋,一口锅灶、一张桌椅、一口水缸、一张草席床铺、再无他物可用。
但他的英雄事迹却远近闻名:他常打猎的山上,经常野兽出没,伤及路人的事常有发生。那么他救下很多路过此处的人,到处传播他的事迹,故得了一个"英雄少年"的形像。
自古美女爱英雄,女儿不顾父母与家人的反对,下嫁此人而走出闺中。
她的这种行为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赞扬及赞美。不嫌贫爱富的美谈传遍了远近,可谓出尽了风头。
从未干过重活的她,除了读书和打扮自己,几乎一无所长,古时候读书却没有现才那么能派上用场,特别是女孩子。
清贫的生活使这个娇生的女孩,在婚后一年实在过不下去了:尽管她很爱自己的丈夫,跟着丈夫吃惯了各种野味及野菜的她,实在不想过这种生活,最后选择在丈夫上山打猎时,离开了他……
故事到此处吧,这里的"品格",我无法总结,因为总结了,就是自己的“品格"了,通过这个故事的展现,我们各自给自己的"品格"下个定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