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工具箱(二)
1.课题分离:
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区分的原则很简单: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2.目的论:
一个人做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只要能通过更恰当的方式达到目的,人们就不再依赖病态的策略。它让那些陷入受害者叙事的人,看到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责任人。
3.积极赋义: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值得尊重,由此建构的叙事逻辑才有助于接受干预的人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受到指责。这种建构,一方面帮助当事人找到新的视角接纳自己,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承认了自己的责任。
4.观察任务:
这是系统是心理治疗的干预技术。请当事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改变,照常生活,同时观察和记录问题如何发生的。事实上在布置观察任务的同时,已经注定了当事人不可能一模一样的重复过去的问题,只要当事人有意识的启动观察,事情的性质就会有一些变化。首先,问题不再是不知不觉发生,当事人必须保持自我觉察,其次问题的意义变了,不再是当事人的某种灾难、错误或难以摆脱的厄运,反而变成了他需要刻意经营的成果,最后,问题发生之前,当事人会带着更多的好奇心去期待,而非只是事后懊悔和自责,不同的心态会让问题的走向发生改变。
5.仪式:
仪式,代表整件事是神圣的,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仪式的力量。它是生活中一套约定俗成,流程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常常被作用于某种转变的契机。
心理咨询中常使用这些生活中的仪式,那些想对来访者传达的重要信息——不止让他们“听到”,还要产生记忆和影响,使用仪式会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