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4775/855b53bc1ab1b372.jpg)
闹钟响了,起不起床,在一念之间。
走到半山,继续前行,还是回头,在一念之间。
爱一个人,决定要和TA永远相伴还是分手,在一念之间。
恨一个人,突然释怀,还是继续做仇恨的囚犯,在一念之间。
每天的时光里,我想拥有多少快乐、或是被多少烦恼困扰?在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有人充满热血激情,坠入爱河;一念之间,有人心灰意冷,跳下悬崖。
一念之间,我会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生活充满了乐趣;一念之间,我会突然问自己,这一切包括我们的生命,包括写这些文字,有任何意义吗?
2.
我们在各自的娘肚里从一颗像蝌蚪似的小东西,渐渐演变成一个几公斤不等的软体动物,本来在一个舒服的常温房里飘着,可是被基因锁定,我们不断变大,常温房里呆不下了,九个月后从娘肚子里一个筋斗翻身落地,来到人间。我们落地的瞬间就预示着我们这辈子的挣扎和苦痛:我们一边拳打脚踢,一边失声痛哭。
我没想来啊,你们自己做到高潮开心就好,干吗还有带上我呢?我们不过是爹妈一念之间的产物。他们哪里会想那么多呢?
自打一落地,让我们长大就成了我们爹妈的责任,让我们成才更是成了我们爹娘的使命。而我们,明明是一场男女快感的副产品,却无缘无故被施舍了生命,有时被视为累赘,有时被视为寄托,时常被视为上辈人生命的意义。
可是如果我们是爹妈生命的意义,我们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真像一个蝌蚪,长大成一只青蛙或是一个癞蛤蟆,我们存在的所有的意义也不过是在田间跳来跳去,热了爬到树下避暑,冷了爬上石头取暖,只要不沦落到给蛇类充饥、或者给人类解馋,那就是幸福。
可是我们不是蝌蚪,我们居然拥有一颗比重超大又错综复杂的大脑。我们的大脑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充并不断追求那些我们以为很重要的东西。譬如说,很多的头衔,很多的房子,很多的钱,得不到的时候我们痛苦万分。不但如此,我们还以为所有这些追求就是“生命的意义”。
我们也不断渴望得到另外一个人的独特的爱。得到了以后我们经常还想着要下一个人的爱。我们永远都想着要得到得不到的东西,要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可是这世界并不是我们自己的,其他人也在这么想,也想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甚至更多。由此我们生出很多无端的恨、烦恼、孤独、恐惧。
可是那些感觉本来都不该存在的,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而那些真正存在的东西,譬如那春风拂面的感觉,我们却常常感受不到。
我们到底为什么会变得贪婪不堪?
明明知道自打从娘肚子里出生我们只有一个方向:化为尘土。
3.
跟了我很多年的阿姨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可以想象她坚决不杀生,包括苍蝇蚊子和蟑螂。
五年前我在科技馆给儿子买过一个精致漂亮的蚂蚁工坊,销售人员说小孩子可以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那些巨大的黑蚂蚁每天就在不断地打洞、吃食,时刻在里面消耗着营养,也消耗着自己的体力。我们很难知道它们开不开心。但是我儿子看着它们觉得很开心。阿姨却非常难过,说这是不好的。我说,阿姨,这些蚂蚁不在乎啊,它们都有吃的,有活干,很开心的。阿姨说,可是它们都会一个个死在里面,你们看着它们死,这是会折寿的。
阿姨于是去佛像面前祷告,祷告不要降罪于我们,并祷告我们快点开窍把这些蚂蚁给放了。
我说,这些蚂蚁放出去会死得更快。阿姨说那是天意,不是人为,那没有办法。
我和儿子都终于拗不过阿姨,把那些大蚂蚁放出去了。儿子请阿姨把它们放出去,我们都一旁看着,它们在阿姨的阿弥陀佛声中慢慢爬入泥土。
我不知道那些蚂蚁会活得更好、还是死得更快,也不知道它们会不会在食物链上产生小小的其它作用。我经常不知道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到底对什么事物好或者不好。但是我唯一肯定的是,把那些蚂蚁放了对阿姨的心脏更好,我看着她难过的样子是很心疼的。
阿姨也不肯打蚊子。阿姨说,蚊子也要活啊,让它们咬咬就好了,被它们咬的时候祷告一下不要太痒、不要让我们染病就好。我当着阿姨的面不打蚊子,只敢背着她打。
阿姨也不肯打蟑螂。以前我见到蟑螂肯定追着打。用鞋底砸,用开水烫,什么快用什么。可是阿姨不让。
有一天我们看见一个蟑螂,我眼睁睁看着它跑了。
一念之间,我搜索了一下关于蟑螂的事情。原来蟑螂如恐龙那么古老,它们多少亿年如一日地活着,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体型变化,不用进化却永远不会灭亡。它们不怕热,不怕冻,不怕干旱,不怕洪水。据说即使地球发生了核战争,它们也可以活下去。而且当人类和其它物种都灭亡时,外星生物体也许只能从蟑螂身上研究出一些已经被消亡的其它地球生命的痕迹。
突然我觉得傻眼了。突然就觉得人好可悲好可怜。我们说我们是蝼蚁,原来我们其实连蝼蚁也不如呢。
4.
那我们活不活还有什么意义呢?想这些想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有一天,也是一念之间,我决定不去想生命的意义了,因为我不可能得到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想它了。可是我总归还是活着。既然活着,还是得好好活啊。
于是我给自己的后半辈子定了四条原则。
如下:
A. (尽量)不伤害他人和环境。因为如果我伤害了他人,我就得不到B了。
B. (尽量)享受当下,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是不容易的。其实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抑郁的魔鬼,我们每天都要去对付它。
3. (尽量)帮助别人,尤其是那些愿意帮助自己的人。这是因为能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会感到幸福,因而更好地实现B。
4. 不断学习和分享学习的成果和体会。这是因为我还是没有搞懂我到底要不要打蟑螂,或者买蚂蚁工坊。我还希望通过学习知道,如果我死了,我是怎么死的。分享也可以给我快乐,从而达到B。
为什么上面都说尽量,而不是绝对?因为对很多东西我都没有答案,就如前面讲的蚂蚁和蟑螂的故事,而且也许我在享受当下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时候,有可能会无意伤害到别人或别的事物,尽管我非常不愿意那样。
所以要把握好这四点的平衡实属不易。
但不管怎样,我自从得到这四点启示,似乎得到了我后半辈子的人生法宝,既是金箍棒,也是紧箍咒,心里倒踏实多了。
一念之间,这样写出来,自勉。挺好挺好,开心就好。
湘伟
2018.9.11 上海
(胡言乱语·修改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