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言数穷的解读

多言数穷的解读

作者: 芬芳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13:41 被阅读0次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多言无益,不如守中

“多言数穷”有三种意思:一是“我不说了,无论我怎么说都说不清,不如守中吧”;二是“不要说太多话,说的太多也没有意义,不如守中吧”;三是“不要有太多政策性的干预,还是让老百姓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吧”。

按老子的说法,就是说的越多,政策变化越大时,人们就越是不知所措了,所以不如守住中道。

为什么多言无益?

多说话不好,一是容易得病,如果不懂说话的方法,多说话容易伤气;二是容易伤心,一伤心气脉就不通;三是容易发怒。说着说着就可能起情绪发怒动气,于是火烧功德林;四是容易过于高兴,过于欢喜,容易失态。过度的情绪,不管是快乐还是忧愁,都对人有害,所以多说话没啥好处。

多言,多是多余的,额外的,不合理的。言是指语言、政令、号令。

在圣人眼中,多说话是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这句话说的是:“智慧本体是超越语言的”,但它恰好也说出了语言的无用性。

八大苦行中有禁语戒,一旦明白真心就不能说话,要默默的安住在真心状态中,慢慢让那种状态稳定下来。这样,就能安住真心。

老子说“大辩若纳”,意思是最会辩论的人很少说话,就像患了口吃一样,一说话就结结巴巴的。还有“一墨如雷”“沉默是金”等词都是在表述沉默的价值。

“守中”,儒家强调“中”为中庸之道。国家也提倡“中”为中道。儒释道三家都提倡中道,那么中是什么?中就是心,守中就是守住自己的心。

儒家也重视守心,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在守心,让外界的一切都不能动摇自己的心。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不走极端,让大家都能接受。庸,就是平常的意思,不过分,有节制就是中庸。有点“平常心是道”的味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是“三才”,其中,以人为主,重人事,知天命,以人道为中;在自己、家庭、社会中,以家庭为中;在过去,当下、将来中,以当下为中。

如果从管理企业、治理国家的角度讲,中就是本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少发表言论,少谈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不折腾,好好守住社会的和谐、中道,不要偏激。

“多言数穷”,简简单单四个字、一个词,背后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窥一隅。让我们一起跟随圣人的指引,探索无穷的大道奥秘及智慧。

正值端午节之际,祝大家安康如意!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抄写16

    解读: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再到“谷神不死” “用之不勤”,说明天地万物自然而生...

  • 一日一书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一)

    多言数穷 〖解释〗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自第5章。原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地久天长〖解释〗时间长...

  • 《道德经》第五章2

    第05章 多言数穷 第二节 【原文】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①?虚而不屈②,动而愈出③。多言数穷④,不如守中⑤。 【...

  • 《道德经》

    第05章 多言数穷 第二节 【原文】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①?虚而不屈②,动而愈出③。多言数穷④,不如守中⑤。 【...

  • 《道德经》

    第05章 多言数穷 第二节 【原文】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①?虚而不屈②,动而愈出③。多言数穷④,不如守中⑤。 【...

  • 多言数穷

    喜言之则人以为傲,戚言之则人以为懦弱,谦言之则人以为谄媚,直言之则人以为盛气凌人,微言之则人以为阴险,明言之则人以...

  • 多言数穷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未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就之前,说话一定要 三思而后行。 结果是最好说明

  • 多言数穷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数(shuò),动词,数说;穷,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中,此指清净本心。老子对言语要求甚严...

  • 多言数穷

    迄今为止未能找到一条明路。一路挫折不少,可谓经验颇丰,却未曾建立起灯塔,是我不停的在同处碰壁。 二十来年的人生,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言数穷的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nu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