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再到“谷神不死” “用之不勤”,说明天地万物自然而生的道理。老子的天地“不自生”与阴符经的“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是说天地长久而生万物,是因为天地与万物本是一个整体,生死只是表象,天地并不随万物生死而变动,它无形无相,永恒存在。
道德经抄写16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上善,最好的善。
善利万物,善于滋润万物。
处:处在,居于。
几于道:接近于道。
几,接近。
居善地,居住善于选择地方。
心善渊,内心深沉宁静。
与善仁,交往善良之人。
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
事善能,做事善于发挥特长。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无尤,没有过失,不犯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