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失忆分真假。
虚假失忆,其原因无外乎逃避某责任或替换伪装某人,前者多为犯罪后躲避制裁的一种方式,后者为达到某种目的伪装成某人,长相有一定相似度或整容,但声音记忆习惯无法伪装,直接替换很可能露馅,于是假装失忆少语避免被其亲朋好友质疑。
真失忆分短期、长期、终身失忆,对于影视小说作品来说,失忆的作用主要为了制造悬疑,通常构思成短期失忆到最后揭露真相时恢复。
失忆的缘由为突受脑外伤或重大心理创伤,从心理因素上分析当事人内心逃避某种不愿面对的现实而选择性失忆,因此再次遇到原场景、人、物品、照片、视频或听到当时的声音时能恢复记忆。
失忆主角首先有个自我察觉的过程,感到周围环境与人物既陌生又似熟悉,自知失忆后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或物品,在回忆过程中不断闪现过去的真实片段,主角逐步探索寻找丢失的记忆,最后发现记忆遗失的真相。
失忆者在案件中如掌握关键证据,譬如目击者,对于真凶而言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必来索命。《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瞳孔中的暗杀者》小兰在黑暗中拿起手电筒导致佐藤警官挨枪,因此自责导致失忆,幕后凶手——小兰的心理医生暗中追杀她。
当然并非所有的失忆者到最后都能恢复,《相棒》第四季第三集黑衣的新娘,遭“弃尸”的老人八年了仍旧失忆。
剧本示例:主角A在医院醒来,碰到B医生,Ta说A某晚昏迷在某窄巷路口,头部受重伤,身上有撞伤,然而A完全不记得那晚发生的事。于是A出院后来到事发的窄巷路口,回忆起当晚的零星片段:一辆车或某个人的惊恐表情。数日后A看到一则新闻,离A昏迷的窄巷路口不远处出现一起交通事故,造成C死亡,肇事者不明,A对该肇事车辆留有模糊记忆,于是A联系到C的伴侣D,希望能一起查明肇事车辆。调查过程中,A不断受到死亡威胁,但最终查到了该肇事车辆与车主E,原来E因酒驾意外轧死了C,察觉出A正望着Ta,于是E索性开车追杀A,A逃到窄巷路口处被E追上撞倒,这时远处驶来一辆车,E以为A已死害怕下车确认会节外生枝赶紧逃离现场。之后E得知A未死仅失忆,但A突然去找D,误认为A此时已恢复记忆,于是动了杀心。最后A回忆起当晚发生的事,并与D一起将E绳之以法。
以下为极其罕见的失忆类型:
主角主动或被动丢失指定记忆,整个影片展现找回那部分记忆的过程。《记忆裂痕》、《机械师》(2004版)、《禁闭岛》、《明日的记忆》。
主角仅有短时片段记忆,不断重置,得通过笔记、录音、照片、物件来多次拼凑还原整个事件过程。《未知死亡》、《记忆碎片》、《初恋50次》、《杀人者的记忆法》。
因人格分裂导致主人格部分记忆丢失。《lie to me》第二季第一集,Trisha的记忆片段中隐约见证了谋杀,而这部分记忆片段由她的一个分人格“告诉”主人格。
多人同时失忆,现实中不可能发生,可归为科幻类:《玩命记忆》五个人因意外昏迷同时短期失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