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检索与间隔:让你从死记硬背的奥特曼变身高效达人

检索与间隔:让你从死记硬背的奥特曼变身高效达人

作者: 南昌阿波罗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15:06 被阅读110次

    一.引子

    十月国庆期间的一天晚上,在小区散步,看到妹妹和外甥,妹妹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外甥低着头,我上去和他们打招呼,问怎么回事,原来读初三的外甥月考地理又不及格,我问外甥是什么原因,外甥说,地理老师讲的都能听懂,只是每到考试时,内容太多,总记不住。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在历史地理还可以,记得在中学的时候,地理知识要背诵和记忆的东西很多,有很多知识点都比较相近,比如中国之最喽,世界之最喽,什么盆地喽,什么山脉喽,这里是什么气候,那里又是什么气候,有时候搞的人头晕晕的。

    外甥问我,“舅舅,我看你在和大家聊天的时候,对于地理知识特别能聊,侃东侃西,一会儿中国的东方南方,一会儿美国的西方北方,真的好羡慕你呀,要是我能像你那样能记住这么地理知识,多该有多好啊,你有什么窍门吗?”

    说到历史地理的记忆,我记得当时我总结的经验是“历史一条线,地理一大片”,也就是说,历史主要是按时间来记忆人物和事件,地理是按区域来记忆的,而对于如何更好地记忆知识点,其实我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直到我看到《认知天性》。

    二、记忆不是目的,是基础

    早在1885年,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遗忘曲线”,最著名的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遗忘曲线的规律可以明确:改善我们学习方法的一大挑战在于找到办法中断遗忘。

    心理学家将检索的威力称为测验效应。在大多数时候,测验都被用来评定学习效果,给学生打分。但我们早知道,检索记忆中知识可以让它们在今后更容易被想起来。亚里士多德在论述记忆的文章中写道:“反复回忆一件事可以增强记忆。”弗朗西斯培根也就这种现象写过文章,同样论述过此事的还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今天我们从实证研究中得知,练习检索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效果要远好于重复接触最初的资料。这就是测验效应,也被称作检索—练习效应。

    有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让学生们听一段故事,里面涉及60个实物的名称。学生在首次接触这些实物的名称后马上参加测验,之后便可以记起首次测验中的53%的内容,一周之后,这一比例降至39%。另一组学生学习同样的资料,但完全不参加测验,他们在一周后只能想起28%的内容。还有一组学生在首次学习后参与 了3次测验,一周后他们还能回忆起53%的名称。

    这样看来,进行一次测验就可以把一周后的成绩提高11%。而接受了三次测验的学生和接受一次测验的学生相比,已经对遗忘产生了“免疫”,则测验一次的学生又比没有接受测验的学生记得多。所以说,多次检索练习的效果一般都要好于只检索一次,尤其是有间隔地进行测验。后来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在传统的对测试记忆的研究中,记忆材料通常是外语单词对照表,比如英语单词horse对应斯瓦西里语单词farasi,通常分三步走:

    1、呈现。比如看一个像horse-farasi这样的单词表。

    2、学习方法。

    (1)一部分受试者复习一遍单词表。(再把horse-farasi看一遍)

    (2)另一部分受试者练习回忆单词。(看到horse,然后试着回想对应的斯瓦西里语单词)

    3、最终测试。所有人参加测试,测试的形式是给出英语,写出对应的斯瓦西里语单词。

    认知心理学家有时把测试记忆的好处称为“测试效应”。它和你的自我测试行为有关。这种方法有时也叫做“检索练习”。如同某种程序通过检索练习可提高可靠性和效率,你通过检索记忆里的信息也能变得更机敏,这是很关键的。不管它叫什么,测试记忆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学习方法。你能在测试中表现良好,但是你的斯瓦西里语真能学好吗?

    三.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的记忆更持久

    如果把学习定义为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以及能够在以后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那么你获得某项知识或技能的速度只是整个学习中的一个环节。

    为什么很多学习者经常会出现学了不少,却很难在实践中应用呢?

    经常出现的场景是,学习者在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的时候,却想不起来。

    如何让记忆更持久?

    《认知天性》提出,集中练习可以快速收效,这一点往往表现得很明显,但随后而至的快速遗忘却不被注意却不被人们注意。有间隔的练习,穿插安排其他的学习内容,加上多样化的练习,会让你把学到的东西掌握得更牢固,记忆得更长久,而且更为实用。

    我们在大学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是,每到考试前一个月左右,大学生们为了不挂科,都会通霄达旦地看书,反复是背诵教材上的考点。考试过后,几乎没有人记得自己背诵的东西。

    如何记忆的长期效果好?

    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为有效呢?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大脑中有关新知识的心理表征)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快速频繁的练习会产生短期记忆 ,持久记忆则需要花时间进行心理演练以及其他巩固过程,因此有间隔的练习更为有效。出现了一些遗忘后,再检索所学的东西,就需要花费的练习更多的力气,这会重新触发巩固过程,进一步强化记忆。

    有一个实证研究,实验中挑选了38名住院外科实习医生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医生被安排参加有关显微手术的四节小课,内容是如何把细小的血管重新连接起来。每节课都有教学内容,之后是一些实践。半数医生在一天内就上完了全部四节课。另外一半也上完了同样的四节课,不过每节课之间有一周的间隔时间。

    在最后一节课结束一个月后,研究人员测验实验对象,无论是在哪个评估环节——完成手术的时间、手部移动的次数,以及重新连接血管的成功率、活鼠主动脉搏动情况——那些每节课之间有一周间隔的医生,其表现都 超越另外一组医生。两组医生之间的表现差异非常明显:一天上完四节课的医生不仅在所有评估环节上的得分都低,而且其中有16%的人损伤了实验白鼠的其他 血管,未能完成手术。

    四、利用记忆的规律更好的学习

    在培训界,有一个”学习心电图“

    解读这个图,可以看到学习效果与学习形式有强关联,同样,记忆的持久与否,与练习的方法有强关联,特别是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有效果。

    五.结语

    今天中午,我接到外甥打来的电话,我问他这二个多月的学习有没有什么变化,他告诉我,国庆长假回学校后,通过请教老师,改变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听取了老师的建议,买了一本教辅材料,特别在课后复习中,每阅读完毕一小节的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马上就做相关的测验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马上去阅读教材。在每一章之后,再进行一次全章的测验。这次期末考试,地理成绩从全班倒数几名,提升到全班前十名,尝到了”检索—练习“与间隔练习的好处。

    我在想,这样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当年我读高中时没有遇到呢如果我当年学会了,也就不用工作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去完成专科与本科的学历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检索与间隔:让你从死记硬背的奥特曼变身高效达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qx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