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婚育杂谈读书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6)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6)

作者: 尔雅台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15:17 被阅读63次

2.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〇学,师从也。思,心之体认也。罔,迷惘,纷杂而昧也。殆,危殆,困而难行也。学而不求诸心,自然罔罔无知。困于心而不得明师提点,必然危殆难行。

〇此章言教学法也。礼乐法度圣人所垂,一一实践于身心,此学也。见乎外者本乎中,为其事者思其故,此思也。学而不思,则其理不明,无法使学问上达。思而不学,则性道空疏,礼乐无著,无以为政也。是思学不可偏废,一偏废则罔殆之弊乘之矣。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盖古人为学,皆身心性命,日用伦常之道,当得周洽矣。

2.16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〇攻,专治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异端,一事必有两头,一线必有两端,彼此端视则别为一端也。学与思是也。专治而唯精之,为害甚矣。

〇此章明辨也。夫子言学,常兼举两端,如言仁常兼言礼,或兼言知。又如言质与文,学与思,皆兼举两端。兼举两端,则于全体之中自见有一“中”道,用“中”而能经纶天下之大经也。故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盖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执其两端而用中,而能立天下之民本也。而所治或过或不及,即谓之异端。攻乎异端,即不能用中于民,而有害于定命,有害于用中之道也。

〇异端者,偏之于中也。旧注有谓之小道者,器之理也。凡器物各有其用,各有其理,故有器用分科之学。是兵法政农衣工商明礼术地理文学艺术者,一言之,器学也。今之所谓专才者,皆从器学皆从小道也。小道必有可观,然致远则泥。囿于小道而治则必异化。专务小道而致失大道,则失生命之整全也。然亦有貌似大道而偏者,释老是也。故宋儒力辟之。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杨墨,尤为近理,所以其害为尤甚。耶回等一神教亦如是也。今之所谓宗教自由者,皆别子为宗,非夫子之中道大经也。当明辨之。有解攻为伐者,谓如攻城般攻去异端,此与神教裁判所何异,非圣人之旨也。夫子之教和而不同,辨异端者,以理正之,以德化之也。正化之途,诉之于史。夫子传六经,皆史也。盖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则谓之经。史者,通贯道与器,史迁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也。故所谓正史,正之于史,使异端无所遁形也。统而言之,经、史、子、器,自有其脉络,正道之经从,学问之大端也。

相关文章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6)

    2.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〇学,师从也。思,心之体认也。罔,迷惘,纷杂而昧也。殆,危殆,困而难...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2)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〇学,进...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7)

    2.17 子曰:由,誨女(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〇由,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子路刚勇...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8)

    2.19 哀公问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措)諸枉,則民服;舉枉錯(措)諸直,則民不服。 〇哀公,鲁君,名...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1)

    为政第二 学而后政,故此篇所论孝敬信勇皆为政之德也,圣贤君子乃为政之人也。凡二十四章。 2.1 子曰:為政以德,譬...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4)

    2.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〇回,颜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不违...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5)

    2.11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〇故,古也,己然之迹也。知,智也,有智慧而传承开新也。温,物将寒而重热之...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9)

    2.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〇书,尚书。孝乎...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10)

    2.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

  • 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3)

    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中级读本(为政篇)(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di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