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午,我在学校处理了一起学生纠纷。
事件回放:周五早晨,我刚到教室不久,班里一个住宿在校就餐的女孩就跑来找我,她面色焦急,音带哭腔地告诉我,食堂里九年级的几个男生插队、还把供大家使用的醋和辣椒油狠狠地往他们自己碗里倒,导致后面的同学用不到。我一听,就觉得这个事我需要去过问一下,我就随女孩往食堂走去,一路上女孩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像是找到了救星。来到食堂,我按照女孩的指示,找到了相关的男生。还好,那几个男生态度不错,都承认了自己做的事,当然也伴随着对女孩们的指责。我知道,事情应该“不简单”,所以,我没多说什么,只是让男孩们留下自己的姓名、班级,并告诉他们中午12:30到指定地点参加讨论。
孩子们很准时,12:30都如约而至,待孩子们都坐定之后,我先让九年级的男孩说一说事情的经过。孩子们说,恶意使用辣椒油和醋的事情很早很早就发生了,我问他们,这样的事为什么没有求助老师,孩子们说,他们跟好几个老师说过这个事,但老师们都说这是小事情,不需要这么在意。孩子们说,老师不给他们处理,他们就只有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今天这样做,完全是“忍无可忍”+“无助”。听完之后,我跟孩子们表达了我的态度---我对他们之前的遭遇表示遗憾,同时也理解他们今天的行为。我说,我今天喊他们来讨论,就是为了和他们讨论,看看如何能解决相关问题,避免类似的事情以后重复发生。
我们一起讨论了怎么解决辣椒油和醋的问题以及插队的事情,同时孩子们也反映了不住宿却到食堂吃早饭的同学很多,导致住宿的同学不能及时、按时吃上早饭的问题。最后,我们达成一致:醋、辣椒油、和不住宿同学到校吃早餐的事由我来尝试反馈、协调,争取能处理,插队的事,由初三的同学自己处理。谈完之后,我及时跟德育校长进行了汇报,德育校长很迅速地召集了总务处主任开了会议,讨论并拿出了解决方案。目前这个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不过,事后我做了仔细的思考,针对这一件事,我想说点自己的想法。
陶行知先生说:“孩子眼里无小事。”对此,我很认同,今天的事也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观点。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但他们的心智还发育不健全,思考、处理一些问题的能力还没形成,所以在面对一些情形的时候,他们很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在学校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我们一定要向学生传达一个态度:我们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有困难找我们准没错。但是,在面对和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策略意识,解决问题,方法找对了,就能事半功倍,反之,不但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还会引发新的问题。
下面就是我平常使用的方式:
1.耐心地听学生把话说完。这一步超级重要,我个人认为,学生来求助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跟学生建立好关系的契机。这个时候,我们要理性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打断、不评价、耐心地听学生把话说完;
2.与学生进行合理的共情。与学生共情,是为接下来处理问题做铺垫。做共情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学生这个人,是他的感受,我们要表达出我们对他的遭遇的同情,也要让他体会到,我们很在意他的感受,他遇到了伤心的事情,我们也很难过。这会拉近我们和学生的关系,更能帮我们获得学生的信任。
3.弄清楚学生的内在诉求。依据我的经验,学生来找我的目的,要么仅仅是跟老师吐吐槽,要么就是他遇到了困境,需要老师的手帮他解决,所以我们听完之后,就要问学生,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需要老师为他做些什么?
4.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我们的学生,各方面发展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最最需要的是如何处理事情的方法,这个时候就是教授给他们方法的时机。我们要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一件事情、一段关系进而找到问题发生的症结。根据问题发生的症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学着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怎样做出调整从而避免在同一个地方重复摔倒。
5.及时履行自己给学生的承诺。为了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及及时有效地为学生解决问题,班主任老师要迅速地完成学生需要、原则以内的事情以促成学生问题的解决。这样就能为事情画一个句号,形成一个闭环,从而在学生心里建立起可信赖、可依赖的形象,长此以往,我们就能收获学生的心。以后他再遇到什么事,就会尝试自己思考、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就会积极地求助老师。这样,我们班主任就能基本掌控班级的大局,而不至于对变成“局外人”。
网友评论